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回族马姓的来源和历史

回族马姓的来源和历史

日期:2022-03-24 编辑:风音 来源:网络

回族人姓马居多,有“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回族马姓起源主要有三种。

一、取于阿拉伯语音人名(经名)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发祥于阿拉伯半岛。阿拉伯语人名音节多,听起来不顺口,当译成汉字省写或称呼时,常取人名之某一字或一音节作为姓。马姓取于阿拉伯语音人名的情况复杂。《滇南丛话》说阿拉伯人之汉姓〃则多为其首音〃。

如我们的穆圣曾被译为〃马哈麻〃、〃马哈默〃、〃马哈木〃或直呼为〃马圣人〃。又如《元史》把阿拉伯人〃也黑迭木儿〃之子译为〃与合谋沙〃。清代徐珂的《西域水道记》将伊斯兰教嫡传弟子〃阿里的二十五代孙〃译为〃马额敏〃。

再有,在回族中,取至圣——穆罕默德之汉字马姓者尤多。如云南昭通、安徽怀宁、湖北怀远堂、江苏南京、河北青县、甘肃临夏之回族始祖皆为西域人,因敬仰穆圣而姓马,分别为〃马哈敏〃、〃马依泽〃、〃马成〃、〃马镇〃和〃马哲利〃。

另外,取其〃经名〃中的〃马〃音为姓。如《元史》载〃乌马儿〃、〃哲马鲁丁〃、〃亦思马因〃,〃默里马合麻〃和〃哈合马〃之后裔,分别译为〃马乌儿〃、〃马鲁丁〃、〃马因〃、〃马合麻〃和〃马哈合〃。即使名中没有〃马〃字,也因谐音而取〃马〃字。

如《回教民族学》一书记,宋时〃吉雅谟底音,字元德,谟音与马同……名马元德〃。近代回族学者薛文波先生在《回回姓氏考》中说〃回族马姓与汉族马姓之源,有根本的区别,回族马姓源头,取于阿拉伯语音人名,特别是其首音〃。这样马姓就成为回族最早的基本姓氏之一。

二、改姓

回族马姓源远流长,颇有深意,所以改姓者多选之。改姓之因有诸种。〃有因世变逃避蛮夷间者……改姓马〃(云南昭通《保氏谱系》)。也有因定居的,云南寻甸《马氏族谱》记:〃始祖姓纳,至二世……寻甸而十居焉,改姓马〃。又有因隐居的,《中国回族大辞典》记,明永乐时,在京为官的〃赛哈智,后辞职隐居滇西,改姓马氏〃。

再有因读音相近的,《回教民族学》载,〃清代内务府回回玛苏哈,便以’玛’而改姓马〃。另有随母的。1949年前,有一位为中国朝觐者作向导工作的阿拉伯人,来青海经商,在西宁娶马姓回民女为妻,生一子二女,故给子女冠以马姓,彼之子女现仍居西宁〃(《中国伊斯兰大辞典》)。

再有其它民族改姓的。《元史》:〃维吾尔人习礼吉思,改马庆祥〃。《青海化隆县志》记〃清末民初,甘肃省临夏阿訇马来迟到青海化隆县卡力岗地区藏民中传教,许多藏民改信伊斯兰教,并放弃原来与佛教有关的名字,随阿訇姓马〃。

据《一个特殊回族群体的人类学调查——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一文(载《回族研究》2004.4)说,〃卡力岗人是学者们对卡力岗人中’回族’的专称〃。卡力岗包括〃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3乡回族16565人(回族占了三乡总人口的73.8%)〃。按《化隆县志》记,这3个乡的回族人〃许多姓马〃。

三、赐姓

由于在伊斯兰教中,马姓人多,故而皇帝以马姓赐之。《宋元以来中国穆斯林天文学家》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西域鲁密国(今伊斯坦布尔)人马路德丁受太祖之聘入中国,授回回司天监监正,两个儿,赐马姓为马沙亦黑和马哈木。〃

《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一书中,先后记有〃定亦德回国,太祖(1368-1398)赐姓马,名信〃和〃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回回赤刺思之子,赐姓马中,名政,〃以及〃英刺回回皮儿马里麻,上赐马尧顺〃。由于皇帝的赐姓,大大激发了回族人改姓的积极性,使回族马姓大增,故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十马九回〃。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回族860万人,马姓占66.92%。又据全国九个回族区(宁夏)州、(新疆昌吉、甘肃临夏)、县(河北大厂、孟村;青海化隆和门原;甘肃张家川;新疆焉耆)回族姓氏统计,马姓占71.8%。

据前文介绍,德恒隆乡有两个纯回族村(该文注:纯回族村全村皆为回族或99%以上为回族):加纳村和德一村。加纳村现有60户人家,以马〃姓为首,且人数占绝大多数;德一村全村239户,1235人,全部姓马。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虽有点夸张,但马姓列为回族姓氏之首,的确是事实。然而回族中却〃十个马姓不同源,八个马姓不同宗〃也是事实。这〃一姓多源〃之因构成了〃十个回回九个马〃这一特殊姓氏群体现象。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