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唐高宗《定乐舞制》简介

唐高宗《定乐舞制》简介

日期:2022-01-11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定乐舞制》是唐代李治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定乐舞制

国家平定天下,革命创制,纪功旌德,久被乐章。今郊祀四悬,犹用干戚之舞,先朝作乐,韬而未伸。其郊庙享宴等所奏宫悬,文舞宜用功成庆善之乐,皆著履执拂,依旧服袴褶童子冠;其武舞宜用神功破阵之乐,皆被甲持戟。其执纛之人,亦著金甲。人数并依八佾,仍量加笛歌鼓等,并於悬南列坐。若舞,即与宫悬合奏。其宴乐内二色舞者,仍依旧别设。

作者简介

李治(628—683),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即唐高宗。631年,他被封为晋王。太宗去世,李治即位,于650年改元永徽。即位之初,在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共同辅政下,他继续执行太宗制定的各项制度,善于纳谏,并爱民如子,每日都引刺史入阁,询问百姓疾苦;训令崇俭,所以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富裕,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八佾

亦作“八溢”或“八羽”。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舞蹈规格,为八行八列,故称其“八佾”。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朱熹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庆善乐

《功成庆善乐》,是唐代唐太宗于贞观六年在庆善宫,所写的一首文舞,表达了唐太宗对过去的点点滴滴的感慨。

又名《九功舞》、《庆善乐》,是唐代最著名的文舞,作者唐太宗。

唐太宗诞生于庆善宫,贞观六年(公元631年),太宗回到庆善宫,在渭水之滨宴请群臣,并赏赐乡亲邻里。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太宗不由得感慨万千,遂赋诗十韵,命乐师配上管弦之乐,制成《功成庆善乐》。

舞者六十四人,皆童子,进德冠,紫袴褶,长袖,漆髻,屣履而舞,进蹈安徐,演奏时人们随着乐曲舞动长袖、踢腿曳屣,用来象征文德昌盛的景象。

李世民曾写过两首关于庆善宫的诗,每首五行,刚好十韵,可能就是《功成庆善乐》的歌辞。

一.幸武功庆善宫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二.重幸武功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破阵乐

军中乐舞,原名《秦王破阵乐》,气候发展为歌舞大曲。

曾更名为《七德舞》,作为武舞用于“雅乐”。在立部伎赫和坐部伎中,更衍为多种表演形式。唐高宗的《神功破阵乐》,唐玄宗时坐部伎的《小破阵乐》,均源出于此。《破阵乐》在音乐上既以汉族清乐为基础,又吸收龟兹乐,在“立部伎”演奏时擂大鼓,“声闻百里,动荡山谷。”史称“发扬蹈厉,声韵慷慨。”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