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各国历史 > 太平洋战争爆发简介

太平洋战争爆发简介

日期:2017-09-1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太平洋战争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作战地点实在亚洲太平洋战场,参战双方是轴心国和同盟国,同盟国的主要参战国家是英国美国,轴心国的主要参战国家是日本。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太平洋战争简介,来具体了解一下这场发生在二战期间的著名战役吧。

  揭秘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是1941年的12月8日,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的时候偷袭了美军位于太平洋珍珠港的军事港口,这个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在之后长达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以日本为主的轴心国和以美国为主的同盟国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东亚地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伤亡数量过多,因此难以统计。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美日双方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分配不均,产生了重大矛盾。日本因为常年累月的侵略战争,使得国内人力、物资供给跟不上消耗,因此急需更多的资源来支持侵略战争。但是日本在中国境内已经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并且没能取得多少成绩,要么撤军,要么在维持中日战争的同时,也向别的地方进行掠夺,再将抢夺过来的资源用在对中国的侵略上。

  还有一方面,当时欧美国家已经对日本进行了经济制裁,日本的可用资源越来越少,而自己的国内已经几乎快油尽灯枯,因此它只能进行更大规模的掠夺。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当时实力最强的美军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便与其展开了战斗。这场战斗造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提早结束,原因是日本的兵力消耗过快,再难维持多方位作战,并且由于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牵制作用,以及中国人民为了战争胜利而做出的巨大牺牲,也使得中国成为了后来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并且制订了亚太地区的新规则。

  太平洋战争的经过

  太平洋战争的战场范围很大,包括了太平洋、东亚、印度洋等地区,这场战斗开始于1941年12月7日,起因是轴心国日本队美军的珍珠港进行了偷袭,最终使得共计三十七个国家参加了这场战役,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宣布投降,才终结了这场战役。

  太平洋战争时期,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总共出动了将近六千多万的战力,战争涉及人口多达十五亿,因为其破坏之大,所以这场战役有着难以进行详细统计的具体损失与伤亡。在这将近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进行了血与火的交换,最终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终结。当时在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政府也是日军实力的一部分,因此中国的汪精卫政权是站在日本轴心国立场上的,但是除此之外的中国势力,包括国民党和共产党等党派,多数是站在同盟国立场上的。因此尽管太平洋战争发生在太平洋周围,中国土地上也不可避免地开展了小型的“太平洋战争”。

  在这场战斗中,美国首次使用了原子弹,对日本国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也是日军之后无条件投降的原因之一。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对日后太平洋周边国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看完了太平洋战争简介,想必大家对太平洋战争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太平洋战争的影响

  太平洋战争的影响有多大?太平洋战争的影响波及到二战之后的整体世界格局,不过总的来说对靠近太平洋海岸的中国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中国也正在经历抗日战争,因为中国人民的拼死战斗,使得日军在中国地区的实力得到大幅度的缩减,因此可以说中国在太平洋战争中也是付出了很多。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中国在二战时期几乎全民抗战,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用血肉来堵枪眼火炮,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在中国发生的抗日战争几乎拖住了日军一百多万人数的军队,这也使得日军必须两面作战,疲于奔命。虽然在抗日战争期间,太平洋战争似乎和中国没什么关系,但是中国一心抗日的军民在滇缅印战场的英勇作战却是给了日本军队因头痛击,这也是太平洋战争的组成部分之一。

  日本陆军多数都在中国国土内作战,因此日本陆军无法和日本海军进行十分默契的配合,这也使得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受到严重拖累,给欧美等国的同盟军创造了宝贵的机会。因此在日本投降之后的会议上,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对中国军民的英勇作战都给了极高的评价,也正是中国人民为了二战结束而做出的牺牲,使得中国能在二战结束后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时候,中国的代表徐永昌是仅次于美国之后的签字国。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