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日期:2017-11-0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

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他在我的脑海里第一特征,他是从普通百姓中,成长起来的皇帝。第二个特征,他残忍无比。恢复了前朝废弃的活人殉葬制度。

第三个特征,他憎恨贪官,竟然为官府招待客饭,规定出四菜一汤。胆敢贪腐官员活剥人皮第四个特征,他是郭子仪的姑爷,跟郭姐有点亲戚......

当然,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但是,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头台,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屠夫皇帝”,我想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

我说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的皇帝”,主要指他在和平年代对功臣的大肆杀戮。纵观历代王朝,屠杀功臣最多、最残酷的莫过于大明一朝。

朱元璋为让子孙后代坐稳大明江山,不惜血腥屠杀随同自己浴血打天下的那帮“铁哥们”。汉朝的刘邦杀功臣,是一个一个地杀,朱元璋则是一批一批地杀。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朱元璋自明洪武元年坐上皇位,到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在位三十年间,明朝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几乎被他屠杀殆尽。

朱元璋杀功臣,主要是借助惟庸、蓝玉两起所谓的“谋反”大案,进行大肆株连。惟庸于洪武六年为相,因精明强干,又是老丞相李善长亲戚,深得朱元璋宠信。

朱元璋甚至把早于惟庸两年入相的汪广洋贬为广东参政,让惟庸独居相位。这惟庸大权在握后,便有些得意忘形,经常当皇帝的家。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时间一长,自然引起朱元璋的猜忌。洪武十三年,御史中丞涂节等上奏惟庸结党谋反,朱元璋随即诏令严加审讯,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招出之谋反人员,包括告密人涂节,一并处死。

惟庸被处死后,案子未结,专案组继续搜集罪证。十年后,才认定大明开国元勋、时年77岁的李善长是这起谋反案的主犯。李善长遭处死,案才告结。

期间,凡是朱元璋欲剪除的文武大臣,一个个被牵涉到案之中,成为“党”骨干。那早成鬼魂的惟庸之罪名,从起先的谋反变成私通日本、蒙古及串通李善长谋反等,牵涉面也越来越广。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一旦认定涉及案者,一概予以灭族,前后累计屠杀三万多人,可谓血流成河。

案告结不足三年,又引出大将蓝玉谋反案。蓝玉本系常遇春麾下一员猛将,封凉国公。徐达、常遇春死后继任大将,手下聚集一批能征善战的骁将,由此亦成朱元璋的心腹大患。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的特务组织锦衣卫密告蓝玉伙同景川侯曹震等企图谋反,朱元璋伺机将蓝玉一干人等捉拿审讯,结果遭株连被屠杀者多达一万五千多人。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开国公常升、都督黄辂、汤泉等一批高官,皆枉死于蓝案。

说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的皇帝”,还体现在他惩治官吏时,竟采用骇人听闻的“剥皮示众”酷刑。如果是重典严厉惩治贪官污吏,该杀的杀,该下大狱的下大狱,这本是一件让百姓拍手称快的事,但活剥人皮便是灭绝人性的“屠夫”所为。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明实录类司法监察卷》有载:洪武四年,朱元璋认为对贪官污吏光砍头不足以惩戒后来者,便施行比那“千刀万剐”的凌迟处死更残酷的“剥皮”刑法。

当然,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谁?

朱元璋作为一个百姓中走出来的皇帝,他也做过很多善事,譬如:贴春联,过年吃饺子,都是为了体察普通百姓是否安居乐业的标准等,也为其起到了歌功颂德的作用。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