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琅琊王氏为什么能够汉朝至晋朝结束六百多内,经久不衰

琅琊王氏为什么能够汉朝至晋朝结束六百多内,经久不衰

日期:2023-11-22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琅琊王氏为什么能够汉朝至晋朝结束六百多内,经久不衰。

琅琊王氏为什么能够汉朝至晋朝结束六百多内,经久不衰

琅琊王氏为什么能够汉朝至晋朝结束六百多内,经久不衰

王翦:琅琊王氏的荣耀先祖

当谈及琅琊王氏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谈到一个人,他就是为秦始皇奠定了统一天下基础的名将王翦,正是琅琊王氏的先祖。尽管后来的琅琊王氏多为文官与宰相,但他们也掩盖不了先祖王翦的光辉。如果没有王翦的智慧,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琅琊王氏。

公元前224年王翦应秦始皇的命令率领六十万大军伐楚。然而,在出发之前,秦始皇问王翦是否还有其他要求。王翦提出请求赐予他和他的子孙大量良田美宅。对于王翦的要求,他的部下都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为秦国打仗本身就是一种荣誉。然而,王翦解释说:秦始皇本来就是个多疑的人,而我手握六十万大军,如果我再无欲无求的话,就会显得有些拥兵自重的意味。

王翦的智慧和谋略让他成为了秦国的杰出将领,也为后来琅琊王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懂得权衡利弊的智者。琅琊王氏因他的贡献而闪耀光芒,永远值得敬佩和铭记。

公元前224年,王翦应秦始皇的命令率六十万大军伐楚,但在大军出发之前,秦始皇问王翦还有什么别的要求,王翦说那就赐给我以及我的子孙大量良田美宅吧。但对于王翦的要求,他的部下都认为这是不可理喻的,能为秦国打仗是一种荣誉。王翦却对他的部下解释:秦始皇本来就生性多疑,我手握六十万大军,我要是再无欲无求的话,就有些拥兵自重的嫌疑了。

到了秦末乱世,琅琊王氏一度默默无闻,在暗地里发展壮大。果然,刘邦结束乱世而建立汉朝以后,琅琊王氏的人开始以儒家子弟的身份登上了汉朝的政治舞台。琅琊王氏中有一个叫王吉的谏议大夫,他是汉朝有名的纯儒,经常敢于向皇帝直谏,而且是从不放弃,王吉的儿子王骏与孙子王崇更是在西汉末年官至三公(三公即当时最大的官)。

司马家族建立西晋而结束三国乱世之后,当时的琅琊王氏出现了两个牛人,一个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其最后官至尚书令、司徒;另一个则是由晋朝清谈领袖之称的王衍。即使是“八王之乱”出现后,王戎与王衍也能在这乱局中左右逢源,将本就庞大的琅琊王氏发展为晋朝第一家族。

“八王之乱”虽已结束,但最有实力的司马越却感觉难以掌控整个晋朝的大权,于是就邀请琅琊王氏的子弟进入府中为其效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司马睿才得以在琅琊王氏的帮助下被司马越派去坐镇建康。

要说司马睿为何能在建康重建东晋呢?就是因为王导与王敦这两兄弟。在王导与王敦的提前布局之下,为司马睿培养了一大批新生力量,至于为什么会在民间流传“王与马共天下”呢?因为当时江南的所有士族都以琅琊王氏为尊。

以上是本文关于琅琊王氏为什么能够汉朝至晋朝结束六百多内,经久不衰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古宫历史网。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