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丽人行》不带一个脏字,却骂了谁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杜甫《丽人行》不带一个脏字,却骂了谁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
杜甫《丽人行》不带一个脏字,却骂了谁
杜甫的诗歌才华非凡,他生前一直忧心于唐朝和天下人的命运。他游历四方,广泛涉猎于各个领域,使他的骂人技巧达到了非凡的高度。杜甫的骂人方式可以说是直接而不失含蓄,优雅而深刻。
杜甫的直白骂人法令人耳目一新。他在《登高》一诗中将杨国忠的兄妹形容为“美人照汉月,嫩粉鬓如花”。这种直接表达方式,虽然字面上看起来赞美之辞典雅华丽,但实质却是在诙谐地嘲讽杨国忠。因为在古代社会中,被称为“美人”的女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高贵的贵妇,二是卖艺的妓女。而通过将杨国忠的兄妹比作"美人",杜甫实际上是在贬低这对兄妹的身份地位,暗示他们是在搞娱乐活动,与世无争。
杜甫的含蓄骂人法也是他的一大特点。他在《阿房宫赋》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同车逐老。”这个诗句看似在描绘长远的修行之路,然而实际上是在嘲讽杨国忠的无能和短视。通过这个比喻,杜甫讽刺杨国忠像一辆行驶缓慢的车辆,而世间可以胜任杨国忠的职位的人已经老去,说明杨国忠在政治上并不称职,被他的无能限制了前进的道路。
杜甫的欲抑先扬骂人法也是他骂人风格独特之处。例如他在《柳亚子全传记诗》中写道:“普天及下就逼笾篱太守婢贷狮无愧。九州亿万国有维艰贪狼难够,何怕麒麟凤凰灾杀。曾闻谏猎别效顷齐。”这首诗看似在赞颂柳亚子的智慧和勇气,但通过谐音的运用,杜甫实际上在嘲讽杨国忠的贪婪和无能。将杨国忠比作狮子,是在嘲笑他的无知和贪婪。而通过将他与麒麟、凤凰相对比,更是在暗示他的平庸和无能。
有一回,杜甫想批评一下文坛上的歪风邪气。唐朝的年轻人们读了点书,却不知道诗要讲究脚踏实地,不负责任,整天随意糟蹋前辈们的成就,自以为是地将前辈全盘否定。杜甫一怒之下写诗讽刺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句出自杜甫《戏为六绝句》,说得通俗点就是谁的诗好,谁的诗乱糟糟,历史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你们这些不知所谓一昧侮辱前辈的年轻人,就算死了,历史也记不住;但那些真为诗发展做出贡献的大家,历史的江河永远不会淘汰掉他们的名字。
又有一回,杜甫在成都遇着个名叫花敬定的奇男子。此人曾经带兵平叛立了点小功,便开始洋洋得意起来,在外面乱抢东西,在家里大开宴席歌舞不断,音乐类型居然还朝着天子的礼制靠拢。杜甫坐在那宴席上,音乐越好听,他的眉头就皱得越紧。
于是杜甫一挥手写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就是皇宫,皇宫的曲子我们这些人本来是听不到的,哪知道今天居然在你花敬定这里听着了,真是又意外,又“惊喜”呢。只该天上有的,你这儿也有,你捅了大娄子了,等着将来被算账吧。
还有一回,杜甫发表了对唐玄宗、杨玉环以及杨家外戚的一番意见,暗搓搓将当时的现实状况讽刺了一把。针对皇族的骂人当然更加不能明着来,所以杜甫通篇的字面意思都在夸,使劲儿夸,有的句子到现在都被引用夸人。
三月三日是上巳日,唐朝时,长安人非常喜欢在这天出游踏青。而根据《旧唐书》记载,唐玄宗最宠爱的杨贵妃以及杨家的眷属,包括杨贵妃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八姐秦国夫人、杨贵妃兄弟杨国忠,常常随着皇帝出行。
那场面,要多豪华有多豪华:“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璨瓓芳馥于路。”
平时,杨氏一族招摇过市出行游玩风景,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儿了。杜甫开篇便写杨家姐妹多么漂亮,穿着多么好看,一举一动,都美得令人心醉。
而且,写杨氏兄妹出行,杜甫也细致描画,场面宏大华丽,充分表现了皇亲国戚的尊贵,顺便还介绍了一下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都是贵妃的亲眷。
她们的生活相当优越,宾客全是贵族,宦官骑马也不敢有半点灰尘惊扰夫人,御厨不断送来海味山珍,听着音乐捏着珍贵的犀角筷子,对旁人一辈子也见不着的美食兴致缺缺。
《唐诗快》评价道:“通篇俱描画豪贵浓艳之景,而讽刺自在言外。”杜甫通篇没有发表任何评论,看似只是平铺直述写贵人出行,真能读懂诗的人,自然明白背后的意思。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呈现的关于杜甫《丽人行》不带一个脏字,却骂了谁全部内容了,如果您是历史爱好者,并且渴望更多了解历史相关的内容,我们强烈建议您加入我们这个名为古宫历史网的社区。在这里,您将会得到海量历史知识参考,深度解读历史事件,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探索。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