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柬之神龙政变成功后结局揭秘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张柬之神龙政变成功后结局揭秘这一内容。
张柬之神龙政变成功后结局揭秘
张柬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相,他能够成为名相,正是因为在八十岁高龄时,他发动了一场震惊天地的政变,名为“神龙政变”,成功推翻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武则天,重新恢复了李唐朝廷的统治。虽然在年轻时,张柬之已经广泛涉猎经史,才思敏捷,还考中了进士,但他的仕途却长时间平淡无奇。他在太学生和清源县县丞岗位上一直任职到了65岁高龄。如今,65岁已是退休的年纪,大多数人会选择享受退休金安度晚年。然而,张柬之却是个例外,他始终怀揣远大抱负,真正展现出了大器晚成之人的风采。
张柬之年轻时已显示出卓越的才华。他对经史有广泛的涉猎,才思敏捷,被誉为一代奇才。而且他还考中了进士,成为仕途上的一匹黑马。然而,他的人生却在一段时间内波澜不惊。他被任命为太学生,这个职位并没有带给他太多的机遇和挑战。随后他被调到了清源县县丞,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在这个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直到65岁。正是这段平淡无奇的仕途生涯,造就了后来他惊世的壮举。
65岁已经是许多人享受退休的时候。然而,张柬之却不愿就此悠闲度日。他执着地追求心中的理想,怀揣着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正当他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之时,他决定挺身而出,为李唐江山的复兴图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于是在八十岁的高龄,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旨在推翻武则天的统治,重新恢复李唐朝廷的辉煌。这个政变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权力争斗,而是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壮举。张柬之领导着一支忠诚的军队,冒着巨大风险与武则天的统治势力展开较量。经过多次苦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将武则天推翻,李唐朝廷重新掌握了政权。
张柬之的政变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永载史册的光荣和名望,更重要的是,他为李唐朝廷重新赢得了国家的安宁和繁荣,带来了新的希望。他的勇气和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他的大器晚成之人的形象也深深地激励着后来的人们,在年龄不再是限制的时候仍然保持激情与追求。张柬之的事迹让我们明白,只要心怀抱负,坚持不懈,无论年龄多大,都能够成就非凡,创造历史。
张柬之的政治生涯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平淡无奇,但他在八十岁的高龄时发动的“神龙政变”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和历史的进程。他展现了大器晚成之人的风采,为李唐朝廷带来了新的光明。张柬之的事迹提醒我们,不管年龄如何,只要心怀远大抱负,坚持矢志所向,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非凡故事。
张柬之65岁时,在武周朝廷的贤良科召试中以策问第一的成绩,从上千人中脱颖而出。张柬之因此受到提拔,被授予了监察御史之职,成了京官。很快,又被授予凤阁舍人。凤阁是武周时期的机构名称,即中书省。
原本张柬之安安稳稳做官,成为宰相的可能性虽然很小,但再升升官,混个中书省的副职,然后告老还乡,颐养千年,或者老死于工作岗位之上,都是可能的。但是,张柬之却偏偏有个特点,就是坚持原则,敢于直谏。
张柬之曾上书武则天,直言反对皇室宗亲娶突厥首领的女儿和亲,得罪了武则天,被赶出了京城,就任合州、蜀州刺史。
而当时的朝廷,每年还会派五百士卒去姚州戍边。因为地险和瘴气,派去的士兵基本上都死在了当地。姚州,大概就在当年诸葛亮南征孟获的地方。所以,张柬之又上书,用诸葛亮七擒孟获后,不留官、兵等为例,劝谏不要再派兵去了,纯粹是耗费财力,人力,却徒劳无功。结果,再次触了霉头,被武则天从刺史的位置给贬到了荆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板凳上去了。刺史怎么说还是地方首长,这下直接成幕僚了。
这张柬之是越混越差了,那为什么快到了八十岁时,竟然还做了宰相,最后还能发动“神龙政变”,成就如此辉煌的大业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了,他就是千古名相狄仁杰。
张柬之和狄仁杰有相似之处,两人年龄相仿,张柬之大狄仁杰5岁;而且两人都敢于直谏,都是从内心深处忠于李唐的。
狄仁杰在武则天选继承人时,就曾说服武则天立了李显为皇太子。张柬之的执着,也让狄仁杰觉得,张柬之是他实现复兴李唐大业的最好人选。所以,在武则天让狄仁杰推荐贤能时,狄仁杰两次极力推荐了张柬之,最终把张柬之送上了宰相的位置。狄仁杰之后又推荐了姚崇、桓彦范、敬晖、崔玄暐、袁恕等十余人。
因为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五人是发动“神龙政变”的五大核心,而且均是由狄仁杰推荐的。所以,就有些史料说,“神龙政变”就是狄仁杰早已经谋划好,用来推翻武则天的。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狄仁杰实际上的想法可能略有不同。毕竟“神龙政变”发生在狄公去世五年之后,狄仁杰是无法预料这么长远,这么详细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狄仁杰所推荐之人,皆是忠于李唐的。狄仁杰推荐他们,就是想在自己死后,由这些人来保证在武则天去世后,中宗李显可以顺利登基。只要中宗复位,那么光复李唐江山,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狄公的谋划,还是很深远靠谱的,至于怎么做,就要靠张柬之等人的临场发挥了。
张柬之等人虽然位居朝廷大员之位,但在武则天病重之后,能够天天见到武则天的则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等人。而且,二张两人弄权,为了把持朝政,竟然害死了太子李显的长子李重润等人。这让张柬之等人觉得必须除掉张易之、张昌宗两人。但是除掉两人,必然会得罪武则天。所以,商议之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逼宫武则天,迫使武则天退位,扶持时为太子的李显复辟,则可万事大吉。
“神龙政变”成功了,武则天退位做了太上皇,被软禁宫中,李显成功复辟了。张柬之等五位主要谋划大臣,也因功先被授予郡公,后又晋封为郡王,可以说是达到了唐朝异姓大臣的巅峰地位。
可是,“神龙政变”并不彻底,留了一个漏洞,因此,张柬之等五王最后都没有落下好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斩草除根”、“除恶勿尽”,武则天虽然因病,被软禁,失去了权势,但是,武氏家族还在。而且,李显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武氏家族的人相对而言,还是要比张柬之等人跟中宗李显更亲近。再加上李显的皇后韦氏,因为跟随李显不离不弃,深得李显信任。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勾结韦后,深得李显信任,“五王”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中宗李显并不是一个什么英明神武的君主,听信了武三思、韦后的谗言,下诏将“五王”分别流放。而张柬之先被贬到了老家襄州(现在的襄阳);后又被流放泷州(广东罗定),“忧愤卒,年八十二(虚岁)”。
张柬之辅佐中宗,重登大宝,最后却被中宗所猜疑,这让耿直的张柬之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所以,张柬之最后是在忧愁愤懑中去世的。
本文总结了关于张柬之神龙政变成功后结局揭秘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的相关内容,我们强烈推荐您关注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包括历史人物的传记、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以及历史文化的探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