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一直跟随曹操,官职为何不高?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乐进一直跟随曹操,官职为何不高?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
乐进一直跟随曹操,官职为何不高?
乐进是曹魏五子良将中的唯一一个一直跟随曹操的武将,他的忠诚可谓是非常令人称赞。然而,尽管乐进如此忠心耿耿,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担任着低级别的官职。为什么乐进会陷入这样的局面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
在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是备受人们瞩目和赞美的英雄集团。他们包括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和马超,这些人物因为《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如果我们回顾正史,就会发现曹魏也孕育了一支强大的武将组合,即曹魏五子良将。这个名单包括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从战功和武勇的角度来看,曹魏五子良将绝对不亚于蜀汉五虎上将。
那么既然乐进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为何他会得不到重视,一直被授予较低的官职呢?这与乐进的出身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乐进原本只是一个平民出身,他没有世家背景,也没有受到过深厚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几位五子良将,乐进的文化修养和背景都稍显不足。这也可能是导致他一直担任低级别官职的原因之一。
乐进在曹操身边从事的主要职责是警卫和护卫工作,他并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统帅才能和个人魅力。相比之下,其他几位五子良将都有过领兵作战的机会,并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这也使得乐进相对不太被人所关注。
然而虽然乐进的官职较低,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却是极为出色的。他在多次战役中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勇猛和战术能力,受到了曹操的赏识和信任。尽管乐进终其一生都未能获得更高的官职,但他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并使得他成为了曹魏最为宝贵的得力干将之一。
乐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官职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他的实力和价值。在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忠诚和勇敢才是最重要的品质。乐进虽然官职低微,但他却以忠诚无私、勇猛精进的形象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的故事应该被更多的人们所了解和传颂,以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魏)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在五子良将中,张辽和张郃跟随曹操的时间相对较迟,比如张郃是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时才归降曹操,而张辽归降曹操的时间,则在公元199年前后。与此相对应的是,就乐进来说,早在公元190年之前,乐进就开始跟随曹操了。不过,乐进最后的官职,却只是右将军。那么,问题来了,五子良将中,乐进第一个跟随曹操,为何官职反而不高呢?
首先,乐进出生于阳平郡卫国,早在公元190年之前,乐进因为有胆烈而跟随曹操,为帐下吏。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因兵少,亲自去扬州募兵。乐进则被遣回所属的阳平郡募兵,募得千多人,后来与曹操在河内会合,升任为军司马、陷陈都尉。由此,在五子良将中,乐进是最早跟随的,也即徐晃、于禁、张辽、张郃跟随曹操的时间,都在乐进之后了。兴平元年(194年),乐进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县,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封广昌亭侯。
其中,就“先登陷阵”来说,强调的是乐进身先士卒。作为一员将领,乐进原本可以坐镇后方指挥,却经常选择冲在最前面。而这,无疑是乐进勇猛的最好体现了。建安三年(198年),乐进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其别遣军将。建安四年(199年),又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小沛,都获得了胜利,拜为讨寇校尉。在张辽、张郃等人投靠曹操之前,乐进受到了曹操的仰仗,参与了曹操初期的多次战役,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乐进与于禁将率领步骑五千,击袁绍的别营。建安九年(204年),乐进从击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兄弟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建安十三年(208年),当时荆州尚未归附,乐进被遣屯军于阳翟。后来,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乐进与关羽交战于青泥(青泥,位于湖北省钟祥的东部),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乐进击退关羽、苏非。在面对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乐进不仅没有丝毫畏惧,还取得了胜利,这显然是令人称赞的。
在此之后,乐进又进击临沮(临沮,位于湖北省远安县)、旌阳(旌阳,位于湖北省枝江县的北部),征讨刘备手下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乐进从征孙权,获得假节。同年十月,曹操自合肥还,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乐进增邑五百,并前,共一千二百户。在合肥之战前后,曹操增加了乐进的食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乐进升迁至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逝世,谥曰威侯。由此,对于乐进来说,在曹魏的最高官职,就是右将军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五子良将中,乐进最后的官职,要低于张辽、张郃这两人,而高于徐晃和于禁。
在东汉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大致是: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前后左右四将军来说,通常排在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后。在曹魏五子良将中,徐晃官至后将军一职,于禁曾担任左将军一职。
左将军、后将军虽然和右将军平级,不过排名是在右将军之后。对于四将军来说,排序实际上是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因此,对于乐进来说,作为曹魏的右将军,在官职上是要略微高于徐晃和于禁的。不过,乐进的官职,却在张郃和张辽之后。一方面,就张辽来说,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张辽从征东将军平级转任为前将军,又分封其兄张汛(或作“张泛”)及一子列侯。同时,赐给张辽的帛多达千匹,谷多达万斛。
最后,张辽作为前将军,地位自然要在乐进之上。另一方面,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撤退了。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对于张郃来说,作为车骑将军,在地位上要高出右将军不止一个档次。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五子良将中,乐进跟随曹操的时间最早,不过,乐进的官职反而不高,也即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点。就第一点来说,则是因为乐进的去世时间相对较早。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乐进是最早去世的一位,也即在曹丕正式建立曹魏之前,乐进就去世了。而这,促使乐进没能等到魏文帝曹丕封赏群臣的时刻。
如果乐进是在公元220年之后去世的,那么,考虑到他数十年来一直在为曹魏效力,曹丕显然会考虑晋升乐进的官职。另一方面,虽然乐进跟随曹操的时间较早,立下的战功也不少。不过,对于乐进来说,缺乏一场非常闪耀的战绩。
与此相对应的是,张郃在街亭之战中击败马谡,让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重创孙权,让东吴的10万大军溃不成军,这都是让人记忆深刻的战绩。所以,张辽和张郃在曹魏武将中的官职,最终后来居上,都排在了乐进之前。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乐进一直跟随曹操,官职为何不高?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