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被爷爷篡位,还成了太上皇的皇帝是谁?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历史上唯一被爷爷篡位,还成了太上皇的皇帝是谁?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
历史上唯一被爷爷篡位,还成了太上皇的皇帝是谁?
在历史上篡位者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有亲属关系,有臣子关系,也有陌生人关系。然而,如果要谈论被自己的爷爷篡位的皇帝,恐怕只有一位。而且,这位被爷爷篡了位的皇帝后来还成为了太上皇,这绝对是历史上的奇观之一。通常情况下,太上皇都是皇帝的父亲,但这次太上皇却是皇帝的孙子,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么,这位被篡位的皇帝究竟是谁呢?篡位的皇帝爷爷又是谁呢?为什么他要篡夺自己孙子的皇位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晋时期,具体来说是在公元265年。当时,司马炎强迫魏元帝禅让了皇位,西晋也从此正式成立。经过不久的时间,司马炎于公元280年统一了全国,国家的经济也不断发展,社会也呈现繁荣景象。
那么这位被篡位的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司马炎的孙子石鉴。而篡位的皇帝爷爷则是司马炎自己。司马炎是西晋的开国皇帝,他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不惜篡夺自己的孙子的皇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司马炎要篡位呢?当时的司马炎野心勃勃,他希望成为统一天下的君王,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石鉴虽然是继承者,但他年幼且无实际执政能力,相较之下,司马炎更具统治能力和威望。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力稳固,司马炎决定篡夺孙子的皇位。
然而这种篡位行为在当时并不鲜见。在中国历史上,夺位与被夺位的情况频繁出现,皇位的继承往往充满了争夺与冲突。尤其是在政治动荡的时期,篡位成为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手段之一。
尽管司马炎成功篡位,但他也意识到石鉴作为皇帝的合法性以及石鉴的血脉关系对于统治的稳定非常重要。因此,他并没有废黜石鉴的皇位,而是让他成为了太上皇。
太上皇是在位皇帝的亲属中地位最高的,通常为父亲或祖父。然而,司马炎成为太上皇后,将自己的孙子石鉴置于统治地位上,这在历史上确实非常罕见。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司马炎对石鉴的亲情关怀,同时也是为了维护朝纲的稳定和统治的合法性。
然而,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司马炎在自己晚年的时候,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便是让司马衷即位,翻阅史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位皇帝的智力并不健全,为何会这么说呢?和大家说一件事就明白了。
据说,当时的官员跟这位皇帝报告百姓穷苦没有饭吃时,他竟然这样反问官员,既然没有饭吃,那么,百姓们为何不吃肉粥呢?
不过,也是因为这位皇帝的无能,使得他在位的时候,皇后和外戚干涉朝政的事情时有发生,特别是严重的是,还引发了司马宗室的不满,那个时候的政治也十分的混乱,比较著名的就时八王之乱。
在皇后陷害太子的时候,太子的太傅司马伦趁机打压皇后,而且还取得了胜利。这里说到的司马伦,其实也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辈分上是司马衷这位皇帝的爷爷。
虽然爷爷把孙子的皇位篡夺了,但是,这个行为也没有得到司马家其他人的认可,几个月后,司马伦这个新皇帝,也就被赶下了台。
按照正史记载,司马伦是司马懿第九子,同时也是他最小的儿子,为柏夫人所生(柏夫人本名不见于正史,柏灵筠之名为后世杜撰)。司马伦小时候的性格、才能如何,历史上并无记载,想来资质一般,表现不过尔尔。司马伦在魏朝政坛上并没有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只是凭借着父亲司马懿的关系,以父荫封安乐亭侯。曹魏恢复爵位五等制后,司马伦改封为东安子,并拜谏议大夫。
在侄儿、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建晋后,司马伦被封为琅琊郡王,因让散骑将刘缉收买工所的人图谋盗窃御裘遭弹劾,但被武帝下诏赦免。司马伦虽然获释,但因此一事备受王公大臣鄙夷。咸宁三年(277年),武帝下诏命凡在朝无官职的诸侯王需要返回封国,司马伦也在其列。司马伦归国后,又被朝廷委任为东中郎将、宣威将军。
咸宁年间(275-279年),司马伦改封赵王,并被升为平北将军、都督邺城守事,后又进升为安北将军。元康元年(291年),司马伦再度升迁,官拜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奉命镇守关中。在镇守期间,司马伦刑赏不公、施政无方的本性暴露无遗,从而激起氐族、羌族的大规模反叛,而司马伦也因此被征召回京。回到洛阳后,司马伦虽然官拜车骑将军、太子太傅,但却没有实权。
司马伦不甘心就此被闲置,于是拼命地巴结专制朝政的皇后贾南风及其母郭槐,极尽谄媚奉承之能事,以故渐得贾皇后信任。由于孙晋惠帝白痴无能,司马伦渐生篡夺之心,在靠贾南风邀宠固位的同时,暗地里却在不断地寻找取代贾南风、夺取皇位的机会。
但在解决贾南风之前,司马伦还需要铲除另一个对手,此人便是皇太子司马遹。晋惠帝虽然是个白痴,但谢才人为其所生的司马遹自幼聪慧,有其高祖父司马懿之风,被朝臣视为帝国未来的希望。然而司马遹并非贾南风所生,所以他越优异,越容易引起贾后的嫉恨。司马伦洞悉内情,便主动为贾后献策,潜人诬告司马遹谋反,并诛杀司马遹及其妻子、儿女。
司马遹遇害后,天下愤恨不已,舆论对贾后极为不利。司马伦见时机已到,便联合异母兄司马彤(司马懿第八子)、齐王司马冏(司马伦侄孙)发动政变,废杀贾后,并挟惠帝以号令天下,时当永康元年(300年)。政变成功后,司马伦又自任持节、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赵王如故,一如当年乃父司马懿夺权后辅魏故事,并在朝廷内外进行大清洗,大肆捕杀、迫害对手。
司马伦才学平庸,虽然篡权成功,但根本没有执政的能力,大事小情全靠心腹孙秀为他处理。然而孙秀只是个狡黠爱耍小聪明、贪求荣利的小人,他所提拔重用之人也全是邪佞之徒,只知道追逐荣禄名利,却毫无深谋远虑。国家大权交在这样一帮人手中,未来如何发展可想而知。次年(301年),司马伦自认为篡位时机成熟,便将侄孙惠帝赶下台,自立为帝。惠帝虽然被废,却被叔祖父尊为太上皇,实在是史上一则大笑话。
司马伦为拉拢朝廷内外官员,大肆封官授爵,就连追随过他的奴仆、士卒、杂役也都获得爵位,以至于官帽上的饰物貂尾不足,便用狗尾代替,这便是成语“狗尾续貂”的典故来源。此时,正人君子耻于接受司马伦的赏赐,而天下百姓也知道他不得善终。
果不其然,就在司马伦称帝后四个月,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便利用天下的怨恨失望之心,纷纷举兵讨伐司马伦。
此时,当初跟他一起做逆的八个司马彤突然“反目”,上书强烈要求诛杀司马伦,并得到朝廷的首肯。司马伦被赐以金屑苦酒自杀,临死前用手巾遮脸,连声说:“孙秀误我!孙秀误我!”
司马伦虽然死了,但由他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却再也关不上,之后十余年间,诸王为争夺权位,互相间展开殊死混战,导致天下大乱、流民遍野。
就在司马伦伏法后10年,匈奴兵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并尽发晋朝皇陵。6年后,匈奴兵再陷长安,俘获晋愍帝,西晋就此灭亡。
本文涵盖了关于历史上唯一被爷爷篡位,还成了太上皇的皇帝是谁?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有关该主题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相关知识感兴趣,我们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