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唐朝诗人白居易诗魔的来历

唐朝诗人白居易诗魔的来历

日期:2023-08-15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唐朝诗人白居易诗魔的来历。

唐朝诗人白居易诗魔的来历

唐朝诗人白居易诗魔的来历

白居易一个在仕途之路上并不顺遂的文人,却活得非常潇洒。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始终心系天下百姓。尽管他的诗歌革新运动以失败告终,但他的坚持和理想在后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朝是诗的国度,而唐诗是凝炼的国粹。诗人是当时社会的偶像,而白居易是其中最受推崇的。李白放纵自我,不拘一格,但他的仕途受到了阻碍,晚年生活也十分凄凉。虽然他被誉为"诗仙",但无奈文人难以适应世俗的环境,他的志向无法实现。杜甫以他的诗歌表达志向,才华非凡,但他生不逢时。尽管他被誉为"诗圣",但他的诗篇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难以被超越。李贺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喜欢使用奇特的词藻,他的诗歌充满了阴森的意味。他被称为"诗鬼",其中蕴含了悲伤和哀怨,他并没有专注于诗歌,而是迷恋文字,却没有必要走向偏执和孤僻,卖弄玄虚。

孟郊和贾岛都是认真而专注地创作诗歌的文人,他们将诗歌视为表达自己志向和抒发情感的媒介。但他们过于严肃认真,将诗歌当成了负担,他们的"苦吟"几乎使他们沦为了"诗囚"。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创作诗歌需要在直抒胸臆的同时也能够赢得人们的赞赏。而在那些适当地玩弄诗歌的才子中,白居易无疑是最出色的,他被后人誉为"诗魔"。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从不拘泥于传统,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和手法,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活力和创新。他的诗歌流畅而自由,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不公、人情冷暖以及爱情的理解。他的作品既体现了个人的情感表达,又与时俱进地关注社会问题,呼吁改革和进步。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使人们在阅读中得到了启发和思考。

白居易以他独特的诗风和思想深深打动了后人,他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的坚持和理想让人们感到他是一个真正的文人,一个心系天下百姓的诗人。正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和积极态度,使得他仍然受到了后人的推崇和敬仰。

他6岁学诗,16岁时就以“野火烧不尽,春风春吹又生”的名句,博得大诗人顾况“有才如此,居亦何难!”的赞誉。

以他44岁时遭贬为分水岭,白居易为官的前15年真是顺风顺水,一直在朝廷中枢工作,业余时间还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并写下了《秦中吟》和《新乐府》等大量诗歌,这些讽喻诗真实反映了老百姓的深重苦难,深刻揭露了权贵们的残暴、贪婪。

一般文人做了官,渐渐就会在富贵安乐中精神缺钙,人也变得世故不堪,大多变成了“只磕头少说话”的主儿,明哲保身、避祸以远。

而白居易久居朝堂之上,却偏偏有时压不住自己的血往上涌。宰相武元衡被地方军阀刺杀后,白居易作为宫官,明知不能议论朝政,可还是率先上疏请求缉捕元凶,结果正中了嫉恨他的小人们的下怀,直落的被贬江州。

在杭州任上,他主持疏浚了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在西湖上筑堤,蓄水灌田,使百姓免受旱灾之苦。定居洛阳后,又出资开凿了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往来。

白居易不是个甘心沉沦的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怎么舒解自己的愁绪。因此,他在被贬重返朝廷后,看到朝中大臣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又荒怠政治,不听劝谏,就再次请求外放。

这之后,他全身心致力于倡导诗歌改革,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思想,与元稹一起开创了“新乐府体”诗风。

他的这种写实主义诗歌,不仅在唐朝影响深远,而且声名远播日本、朝鲜,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极大地推进了诗歌与民生相结合的道路。

然而,文人的骨子里那些不安份的骚动,必定牵动着酒与女人。古代名士风流的标准是,只有把诗酒与女人都能玩的转,那才能进入偶像级的行列。

白家几代为官,家境丰厚,有资财可供其买田制宅、酿酒娱乐。他在67岁时写的《醉吟先生传》中,以醉吟先生自喻说,每逢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就邀客前来,捧酒坛,开诗箧,抱丝竹,旁有僮妓侍奉,歌之舞之,请来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能在美酒丝竹、名流美文中逍遥人生,古今之中,能有几人?所以,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其家境贫困,不是能经常喝到美酒,与他喝酒的又都是些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难以真正的知心尽性。

关盼盼是徐州守帅张愔的小妾,此女多才多艺,深得文人雅士青睐。在张愔死后的十余年间,关盼盼独守燕子楼,拒绝了众多垂涎她风华美色的男人,这种忠贞不渝的品德赢得了时人的赞美。

那意思是说,关盼盼你若是真有情,为什么不去九泉之下陪伴张愔呢?万一将来你耐不住寂寞,岂不是毁了你十年的清誉?万万没想到的是,关盼盼见此诗后,竟然绝食而亡。

引用一篇文章的观点,“自古文章为小道,到白居易这里,一种新的态度成熟了。对他来说,诗就是道,就是信心,就是归宿,用不着什么修齐治平。士人的使命,一直是治国安民,如不遵行这正道,便叫背离,虽然风雅,毕竟不是常规。而唐宋以后,文人与政治,可离可即,清则濯缨,浊则濯足,是谓从容,因为多了一条路。对那些诗才不及白居易万一的人来说,指望诗文名身,是没谱的事,不过信徒不必皆为圣徒,有信心就可以了。”

这话说得有些骄傲,但用白居易的成就说话,这理由说得过去。有人说他的诗俗,其实,文学的作用就是要通俗再通俗,才能化育众生,普适后世。

以上是本文关于唐朝诗人白居易诗魔的来历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古宫历史网。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