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历史上的王重阳会武功吗

历史上的王重阳会武功吗

日期:2023-08-14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解密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真实的王重阳会武功吗?。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真实的王重阳会武功吗?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真实的王重阳会武功吗?

全真道创立者王喆,是一个出生在陕西咸阳大魏村的人。他原名中孚,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王喆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以财雄乡里”的地主家庭。从小就读书,修进士业,成为京兆府的学生员。

根据金代刘祖谦所著的《重阳祖师仙迹记》,王喆是一个形貌魁伟、任性而好侠的人。他长相俊美,有一把美丽的胡须和长眼睛。作为一个富家子弟,王喆才气出众,非常有豪气。然而,和他来自这种家庭背景的大部分人一样,年轻时的王喆充满了仕进的热情。可惜的是,他生逢乱世,世途坎坷不平。

在王喆的青年时期,正值宋、金两国交战的时期。这个时代是生灵涂炭的时期,人们渴望能够通过抗金起义来拯救局势,寄希望于南宋朝廷。然而,软弱腐朽的南宋朝廷屡次战败于金,甚至向金称臣谋和。金对北方的统治逐渐稳固,开始利用科举制度来吸引汉族士人。

王喆作为一名读书人,眼见着宋朝的低落和金朝的强大。他感到绝望和失望,对南宋朝廷充满了失望和不信任。他认为,国家的困境并非单纯由外敌侵略造成,更是由于内部的腐败和软弱导致的。他明白靠倚仗朝廷是无望的,于是他决心寻找一种更好的道路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王喆开始追求道家的道义真谛,他来到全真山寻求真理。在那里,他遇到了道教名宿王重阳,并成为了他的弟子。王重阳,作为全真道的创始人,教导王喆修行道家的修炼之法。

王喆在修行中逐渐感悟到,个人修行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而是要与国家和民众息息相关。他明白到,唯有通过道教的普度众生,以及构建一个有道德、有文明的社会,才能够真正拯救国家和人民。

王喆解决了自己内心的纷乱和困惑,他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所在。他决定将自己的修行成果和道家的智慧传承下去,创立全真道,以期能够帮助人们修身养性,拯救国家。

王喆的创立全真道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赞同。他积极传播全真道的教义,吸引了一批忠于国家、有志于救国救民的人加入进来。他们以自己修行的成果来改变国家的命运,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王喆的全真道创立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他作为一个富家子弟的背景,他依然保持着豪气和才气。然而,他用自己的智慧和道义引导了一群有志之士,带领他们走向了另一条改变国家命运的道路。王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道教文化的传承,更体现在他对国家和民众的拯救。

王喆以其坚韧的意志和对道教信仰的真诚,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精神遗产。他的一生是在困难和动荡的时期中为国家和民众尽一份力量的典范,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继续传承并发扬道家的智慧和精神。

当时一般抗金起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于南宋。但软弱腐朽的南宋朝廷很不争气,屡败于金,未几向金议和称臣,金在北方的统治渐趋稳固,开始设科举拉拢汉族士人。

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下诏开科取士,分设女真与汉人进士科,王喆也参加应试,他改名德威,字世雄,弃文习武,考中了武举。但仕途坎坷,直至47岁,只做过小吏,郁郁不得志。

他们和金女真贵族之间当然有很深的民族矛盾,心底里埋藏着亡国易服之辱,及对民族压迫的不满,但其阶级利益,与女真贵族终归有一致之处,因此他们也愿意为金廷服务。

但当仕途失意之时,他们便无法遣除内心的种种抑郁愤懑,而宗教,正是一条既能安慰精神创伤、又对封建社会有所裨益的出路,于是,他们中的一类人,如王喆,便走向宗教道路。

他自称于正隆四年(1159年)在甘河镇酒肆中遇异人授以真诀,有诗自述云:“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

遇奇人授以修炼口诀,完全是可能有的事,但从去王喆不远的金朝人金源璹、刘祖谦所撰的两篇传记看,王喆大概没有说明他所遇异人的姓名,只是提供了一个神秘的故事,叫人们去猜想。到王喆门下,便明确以他所遇异人为鼎鼎大名的吕洞宾。

钟、吕、刘是当时社会上享有盛名的活神仙,内丹派的代表人物,自称得活神仙的真传,表明其渊源有自,正是王喆这样一个聪明的创教者应该采用的手段。从全真道的教义来看,也确属北宋钟吕系内丹派的继承和发展。

他掘地为隧,封高数尺,在四隅各栽海棠一株,以表“欲四海教风为一家”之志,居于穴中修炼,名为“活死人墓”,外则佯狂装疯,自号“王害风”。

王喆修炼三年后,自填其穴,迁居终南山刘蒋村北,结庵修炼。一直到大定七年(1167年),他只招来史处厚、严处常等不多几个徒弟,在附近没产生多大影响。

早在皇统八年(1148年),金廷就曾召见太一教主萧抱珍,表示了对民间新兴道教的承认保护。大定七年(1167年),金廷召见大道教祖刘德仁,诏居中都天长观,赐“东岳先生”号,表现出对民间新道教的鼓励提倡。王喆正是在这个时候出关东行,开始创教传教的。

王喆到达山东后,在宁海一带活动,很快便赢得信众,收了七大弟子,后称“七真”。七真多出身于豪门富户,与王喆属同一阶层。

大定七年(1167年)七月,遇王喆于州之怡老亭酒席上,马从义见王喆颇有“仙风道骨”,问“何为道”?王喆答曰:“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

马从义妻孙不二反对丈夫从王喆学道,王喆为劝诱他们夫妇,每10日索1梨,切成若干块以寓意,分送马从义夫妇,自2块至55块,每送一次,皆作诗词歌颂附之,劝他们看破恩爱牵缠,出家学道,马从义夫妇亦对答唱和,如是多番劝诱,马从义才下决心弃家入道,取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

马钰之后,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六人也相继随王喆出家入道,全真门下,一时人才济济。

以上就是关于解密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真实的王重阳会武功吗?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如果觉得不错,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类的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和人物故事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古宫历史网。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