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刘伯温为何没有成为明朝开国六公爵?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

刘伯温为何没有成为明朝开国六公爵?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

日期:2023-08-10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刘伯温为何没有成为明朝开国六公爵?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

刘伯温为何没有成为明朝开国六公爵?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

刘伯温为何没有成为明朝开国六公爵?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

明朝时期的开国六公爵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功臣,他们为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这六位公爵之中,却并没有刘伯温的名字,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那么,为什么刘伯温没有被列为开国六公爵之一呢?朱元璋对刘伯温作出了什么样的封赏呢?他又是如何对待刘伯温的?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也就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三年,根据功劳的大小,朱元璋封了六位开国功臣为公爵,二十八人为侯,十一人为伯。以下是封赏名单(按先后顺序排列):二十八侯中山侯汤和、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江夏侯周德兴、淮安侯华云龙、济宁侯顾时、长兴侯耿炳文、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桢、南雄侯赵席、德庆侯廖永忠、安南侯俞通源、广德侯华高、营阳侯杨璟、蕲春侯康铎、永嘉侯朱亮祖、颍川侯傅有德、豫章侯胡美、东平侯韩政、宜春侯黄彬、宣宁侯曹良臣、汝南侯梅思祖、河南侯陆聚。

刘伯温不在这六位公爵之中,主要是因为他的功劳在朱元璋的封赏标准之外。刘伯温在明朝建立初期,曾经担任要职,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相对于其他功臣,他的地位并不突出。然而,朱元璋对刘伯温非常器重,并赏识他的才能和忠诚。朱元璋封赏了刘伯温为"大将军",并授予他带有行政权力的职位,使他成为了明朝初期非常重要的军事统帅。刘伯温的地位虽然没有位列六公爵之列,但在实际权力上却相当于公爵的地位。

刘伯温在朱元璋的治理下表现得极为出色,他在军事战略上才华横溢,有着卓越的统帅才能。他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帮助朱元璋夺取了许多重要城池,还参与制定明朝的重要政策,对国家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刘伯温在处理军务时,严格要求士兵,注重训练和装备,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提倡开疆辟土,精心治理边疆地区,使得明朝国力迅速恢复并得以发展壮大。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重用并不止于此,他还充分信任刘伯温,任命他为国家的副元帅,赋予他更大的权力。刘伯温以其过人的智谋和军事才能,帮助朱元璋稳定了国内局势,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地位。他也是朱元璋治下少数几位被封赏为"大将军"的人物之一,可见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与重视。

尽管刘伯温没有成为开国六公爵之一,但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却是极高的。他不仅为明朝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忠诚和智慧的代名词。刘伯温的战略眼光和才能使得他在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为明朝的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尽管没有被列入开国六公爵之列,刘伯温依然是明朝时期的众多开国功臣之中的璀璨明珠。

十一伯爵——诚意伯刘基(刘伯温),东莞伯何真,徽先伯桑敬,忠勤伯汪广洋,天水郡伯赵天麟,陇西郡伯牛海龙,安定郡伯程国胜,太原郡伯王咬住,缙云郡伯胡深,康安郡伯孙虎,谯郡伯戴德。

印象中神机妙算、呼风唤雨的刘伯温仅仅排在第三十五位,既不是公爵也不是侯爵,只是相对低级的伯爵。为什么传说中半人半神的刘伯温排位那么低呢?原因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朱元璋于大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参加红巾军;刘伯温是至正十九年(1359年)被朱元璋征召的。此时朱元璋已征战了六年之久,手下谋士将领有了稳固班底,也有了稳固根据地,手握十万精兵,足以争霸天下。

刘伯温加入朱元璋队伍只是锦上添花,洪武三年(1370年)的论功行赏,刘伯温实在排不到前面。刘伯温之前的公侯都是朱元璋前六年的班底。

从洪武三年的分封名单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公侯还是伯爵,绝大部分都是武将,刘伯温之前的受封文官只有李善长。

朱元璋心里,天下是武将打下来的,封赏当然要多留给出生入死的人,在大后方出谋划策的谋士赏赐当然要低一些。

即使同是文官的李善长是刘伯温不能比的。李善长不仅为朱元璋谋划了夺取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一直管理着朱元璋大军的后勤保障工作。朱元璋势单力薄之时受到各方面包括郭子兴的排挤,李善长从未产生过离开的想法。不仅如此,李善长考察头像将领,为朱元璋笼络人心,可以说李善长就是朱元璋的管仲、诸葛亮、王猛。那些传说野史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实在是抬高了刘伯温。

刘伯温是元朝进士,在跟随朱元璋之前,曾三次被排挤罢免,又三次出仕。在最后闲赋的这段时间,朱元璋找上了门来,刘伯温随即投靠朱元璋。

与刘伯温类似的还有被朱元璋称赞为“文官之首”的宋濂。在分封功臣的时候,宋濂仅仅是翰林编修,别说爵位了,职位都很低。相对来说,朱元璋对于刘伯温已经属于恩赐隆重了。

要说明初第一武将,非徐达莫属。徐达是朱元璋发小,灭元统帅,明朝开国六王(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东瓯王汤和、祁阳王李文忠、黔宁王沐英、宁河王邓愈,皆是死后追封)之首。

洪武三年的分封中,李善长和徐达谁排第一都是可以的。李善长负责后勤内政,徐达负责军事,二人是朱元璋真正的左膀右臂。

徐达是朱元璋真正的起家班底人员。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乡募兵,发小徐达欣然前往。在后来的斗争过程中,朱元璋发现徐达才能超乎常人,因此军事方面全部委以徐达。徐达也不负朱元璋之望,灭陈友谅、灭张士诚、北伐灭元、数次出击北元,是明朝真正的开国第一功臣。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朱元璋追封其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享受明朝第一殊荣。

前面说了,李善长就是朱元璋的管仲、诸葛亮,李善长之于朱元璋就是汉初萧何之于刘邦。徐达之所以在洪武三年的分封中位列李善长之后,主要还是因为将领身份。

中国历史上,皇帝对于领兵的开国将领,无论身份亲疏,都是有芥蒂的,正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所想:我能领兵黄袍加身,手下大将同样有能力坐拥天下,必须限制其权力。

朱元璋仍然脱离不了这个怪圈,因此将徐达排在李善长之后,既是对于以李善长为首的后方人员的褒奖,也是对军事将领的告诫。

可以说徐达对此看的十分清楚。在所有开国将领当中,徐达是对朱元璋最为恭敬的一个。关于朱元璋和徐达的典故传说极多,像“胜棋楼”的典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呈现的关于刘伯温为何没有成为明朝开国六公爵?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是历史爱好者,并且渴望更多了解历史相关的内容,我们强烈建议您加入我们这个名为古宫历史网的社区。在这里,您将会得到海量历史知识参考,深度解读历史事件,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探索。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