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死前一定要下令杀了樊哙?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为什么刘邦死前一定要下令杀了樊哙?这一内容。
为什么刘邦死前一定要下令杀了樊哙?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并灭亡秦朝后,他在咸阳皇宫里安享了数日。然而,身为刘邦的护卫的樊哙感到焦虑不安,他决定闯入皇宫劝告刘邦不要沉迷于奢华壮丽的享受。
樊哙进入皇宫后,急切地劝说刘邦要警惕项羽的陷阱,不要被奢华的享受所迷惑,重要的是保持清醒头脑。最终,刘邦被樊哙的劝告打动,他封锁了府库,决定退出咸阳,驻守霸上等待项羽的到来,以避免激起项羽的憎恨。
后来在著名的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命令项庄舞剑刺杀汉王刘邦。正当刘邦岌岌可危之时,张良出面劝说樊哙冒险闯入宴会内部。项羽询问樊哙的身份,张良立即回答道:“这是沛公刘邦的护卫樊哙。”项羽对樊哙的勇气和忠诚感到十分敬畏,赐给他一根猪腿和一壶酒以表彰他的勇敢。随后,樊哙搅乱了宴会,再次劝说刘邦赶紧逃离现场,成功保全了刘邦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妹妹吕媭,两人育有一个儿子。因此,樊哙与刘邦的其他将领相比更加亲近。《史记》中记载道:“樊哙以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育有一个儿子伉,所以他与刘邦其他将领的关系更加亲近。”
樊哙的胆识和忠诚让人们深感钦佩,他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勇敢行动和机智劝诫不仅保全了刘邦的生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刘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樊哙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忠诚和勇气的力量,也让人们铭记了那个动荡时代的英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妹妹吕媭,并且生有一个儿子,因此樊哙相比刘邦的其他将领更加亲近。《史记》记载:“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
公元前196年,吕后劝说刘邦杀了梁王彭越,并将其剁成肉泥分别送给所有的诸侯王和大臣品尝。刘邦清除异姓诸侯王的举动吓坏了九江王英布。恰巧英布手下的一名将军与英布的小妾通奸被英布发现,这名将军逃到长安揭发英布谋反。
汉朝派官员前来询问,英布仓皇之下这才起兵谋反。病重的汉高祖刘邦听说英布也谋反了,对所有大臣都很生气,下令不准任何人入内,不想见到任何大臣。
刘邦高卧后宫,大臣们认为军情紧急,一再请求觐见皇帝,但是都被宦官阻拦了下来。周勃、灌婴等人一连等了十几天,但是都不敢入内。樊哙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带领大臣们闯入皇宫,一班大臣跟在樊哙身后才敢入内。
这时候,汉高祖刘邦的头正放在一个宦官的腿上,躺在龙床上饮酒取乐。樊哙进入宫殿看到这一幕,趴在地上便哭了起来:“我跟着陛下从沛县起兵,一直平定天下,这是多么雄壮的往事。如今天下平定了,陛下也开始疲倦了。听闻陛下生病却见不到您,大臣们都恐惧不已,不曾想陛下竟然跟一个宦官在取乐。陛下难道忘了赵高祸乱秦朝的往事了吗?!”
汉高祖刘邦笑着起身,将樊哙扶了起来,于是开始跟大家商议平叛的大事。《史记》记载:“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平定英布归来伤病发作,燕王卢绾又叛乱了。刘邦此时奄奄一息,已经不能御驾亲征。刘邦便选取最信赖的妹夫樊哙为相国,领兵平叛。
这时候高祖病重,有人惧怕刘邦死后吕后一党掌权,便暗中向刘邦说樊哙的坏话:“只要陛下一死,樊哙就会带兵回到长安,诛杀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一伙人!”刘邦听了勃然大怒,从病床上站起来召见陈平、周勃,命令二人前往军队中宣旨意:杀了樊哙,由周勃统帅汉军。
陈平和周勃在路上合计:当前皇帝在气头上,万一想过来后悔了,我们就会成为替罪羊;而且陛下年老病重,万一吕后掌权,我们杀了他的妹夫,我们也难逃一死。最后俩人商定:将樊哙带回长安,让他们决定樊哙生死。最终二人捉住樊哙将其带回了长安。
结果走在半道上,汉高祖刘邦就死了,陈平长嘘一口气:幸亏没杀樊哙!陈平来到汉高祖灵堂大哭:“陛下让臣杀了樊哙,臣不敢轻易处置大臣,便将其给您带回来了!”吕后一听也放心了,当即释放樊哙,并且奖赏陈平会办事。
《史记》记载:“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於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本文涵盖了关于为什么刘邦死前一定要下令杀了樊哙?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有关该主题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相关知识感兴趣,我们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