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上朝要带一百名侍卫是真的吗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诸葛亮上朝都带着一百名侍卫 诸葛亮是在害怕什么。
提到贤臣,十个有九个都能想起诸葛亮,这回画风好像不一样?
《晋书》: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既逢覆败,名实顿减, 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 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东晋权臣桓温想先立功、再受九锡,掌握废立之事,废司马奕为东海王,立司马昱为帝。甲仗百人入店,既是威仪也起保护作用。
诸葛亮配的上这份威仪,而他的安全也关系到蜀汉的安危。这是理所当然的保护,想想孙策。蜀汉的百姓并非都喜欢诸葛亮,连年征战,户籍微弱的益州支撑起来非常吃力,百姓面有菜色,他们要是对诸葛亮依然非常爱戴显然不太现实。
诸葛亮和桓温还有一点重大不同,他根本没有想废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两个儿子。
如果说举有反心的桓温是想黑诸葛亮,那么再举一个桓温的对手你怎么说?
《晋书》:又诏冲及谢安并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
谢安,淝水之战的主要功臣,阻挡桓温谋反上位,谢安一直拖延桓温的“九锡”荣誉直到桓温死去。
桓冲是桓温的弟弟,但是他没有对权力过于执着,谢安众望所归的获得大权。虽然桓氏家族极力反对,但是桓冲就是不听。他和谢协同作战,挫败前秦的进攻,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谢安后来虽受到猜忌,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并不倾向于权臣谋反这一方向,把他定位为忠臣。
对于他们而言,甲仗更是一种荣誉。
诸葛亮的“甲仗”也应该作为一种荣誉而兼做保镖,并非害怕刘禅把他弄死。虽然刘禅对诸葛亮颇有微词,但还不至于到杀死他的地步,诸葛亮也曾严厉拒绝李严建议的受九锡的建议(但是这确实说明政都出于诸葛亮),和桓温则完全不同,和谢安到是可以类比。
本文总结了关于诸葛亮上朝都带着一百名侍卫 诸葛亮是在害怕什么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的相关内容,我们强烈推荐您关注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包括历史人物的传记、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以及历史文化的探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