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赐死了两位儿媳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赐死了两位儿媳

日期:2022-04-12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能排前几的皇帝,只不过在他手上杀了太多功臣,以至名声不是很好,有人说被杀的功臣是因为居功自傲,如果说就那么几个倒还有可能,然而有那么多功臣都是不知分寸就耐人寻味了,朱元璋对功臣杀戮重,对自己的儿孙却很好,给了丰厚的待遇,不过朱元璋对儿媳妇却是不客气,曾经处死了两位儿媳妇,这却是那两位儿媳妇咎由自取。

说到这两位儿媳妇,也都是功臣之后,一个是邓愈的女儿,一个是汤和的女儿,这两个为什么被朱元璋处死,这里就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邓愈的女儿被朱元璋以“僭分无礼罪莫大焉”的罪状处死。

邓愈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本名邓友德,追随朱元璋后,朱元璋给他赐名邓愈,邓愈是明朝初封六公之一,被朱元璋封为卫国公,可见其功劳,不过邓愈的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儿子却只是个侧妃,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邓氏嫁的是朱元璋的次子朱樉,不过身份是侧妃,朱樉的正妃是蒙古人王氏,她的哥哥是被朱元璋赞为“奇男子”的王保保,明朝立国后,15岁的朱樉就被封为秦王,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朱元璋对他还是颇为器重的,因此朱元璋作主让他娶了王保保的妹妹为妻,元朝被朱元璋灭掉后,王保保的妹妹为明朝所俘,而王保保则一直想要复兴元朝,抵抗明军。

朱元璋一直想要招降王保保,用了各种招想让王保保归顺明朝,在洪武四年让次子朱樉娶王氏为正妃,目的也是向王保保示好,然而王氏成了朱樉的正妃,日子过得却不好,朱樉对这位蒙古妻子并不好,经常因琐事动手打王氏,根本不管朱元璋的良苦用心,而王氏是亡国之人,没什么依靠,只能忍气吞声。

朱樉在娶了邓愈女儿为侧妃后,对她却是宠爱有加,邓氏性格泼辣,又是功臣之后,占着朱樉的宠爱,根本不把正妃王氏放在眼里,反过来欺负王氏,经常找王氏的麻烦,动不动虐待王氏,朱樉本来就不喜欢王氏,也任由邓氏欺负王氏,王氏只好敬而远之,搬到别院独居。邓氏不仅虐待王氏,对下人也是动不动责打虐待,无法无天,朱元璋对此倒也没说什么。

只不过邓氏因为朱樉的宠爱,是越来越嚣张,觉得当王妃不过瘾,要朱樉给她弄一套皇后穿的凤冠霞帔,朱樉为讨她欢心,还真给她弄了一套,邓氏穿着皇后服心里美滋滋的,在府里到处炫耀,这事传到朱元璋那里可把他气坏了,这种僭越礼制的事绝对不能容忍,所以赐了三尺白绫让邓氏自尽,而朱樉在封地所作所为也是让朱元璋很失望,加上对邓氏的纵容,让朱元璋是恨铁不成钢,洪武二十八年朱樉去世,朱元璋赐谥号“愍”,以此责怪他不修养德行。

朱元璋另一位儿媳妇就更是该死了。

被朱元璋处死的另一位儿媳妇是鲁王朱檀的妃子,是另一位功臣汤和的女儿,说来鲁王这人也是鬼迷心窍,小小年纪就沉迷炼丹养生,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妻子。

鲁王朱檀是明王朝建立后出生的,是朱元璋第十子,出生两个月就被封了王,其封地是富庶的山东兖州,少年时的朱檀十分聪慧,好文能诗,又能谦恭下士,深得朱元璋的欢心,只不过一切在他到封地就藩后都改变了,朱檀在十四岁的时候和汤氏成婚,两年后带着汤氏去了封地。

没想到朱檀到封地后迷上了修仙得道,养了一批丹士为他炼丹,后来有个丹士说了一个奇葩的炼丹术,就是需要一百个小太监来炼丹,而且不能超过八岁,这样炼出来的丹药效果奇佳,朱檀在炼丹一道上也是走火入魔,就想着找一百名小太监来炼丹,只不过一下子哪里有这么多小太监。

朱檀想要找小太监,汤氏看鲁王如此沉迷炼丹,不是加以阻止,却是帮忙想办法弄一百个小太监,于是就花钱去买小男孩,后来民间风闻此事,鲁王府就买不到小孩子了,汤氏就派人四处抓小男孩,超过八岁的放回去,低于八岁的阉割留在王府,鲁王两口子在封地如此胡闹,搞的老百姓是怨声载道,就上京告状,朱元璋得知后,气得拍桌子大骂:“鲁至无礼,其妃当凌迟处死,这等泼东西,一日着内官召回来,凌迟了。”然后鲁王夫妻俩都被抓回京城,汤氏被处死,鲁王被施以髡刑。

朱檀被责罚后,回到封地也不敢再去祸害百姓,只是依然沉迷炼丹,两年后就因为服用过多丹药,毒发伤目,没多久就死了,年仅20,朱元璋对他更加失望,赐谥号“荒”,也有记载鲁王夫妇俩人被处罚,是因为在兖州城建了别墅,晚上在城外过夜,违反了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所以一个被赐死,一个被施以髡刑,感觉是为了省略鲁王污点而写,如果真因为这个赐死汤氏,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