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武庙十哲人物介绍

武庙十哲人物介绍(2)

日期:2022-03-09 编辑:风音 来源:网络

吴将军孙武

(约前545年-约前470年),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经过伍子胥“七荐孙子”,孙武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军,采取孙武一系列策略,以少胜多,五战五捷,直捣楚都,使得强大的春秋霸主楚国由盛转衰。后来又辅佐夫差连败越王勾践,在好友伍子胥被杀后,孙武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这就是著名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魏西河守、楚令尹吴起

(?-前381年),战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吴起先是学习儒术,后来改学兵家,曾经率领鲁国军队打败齐军;受到猜忌后投靠魏文侯,担任西河郡守,创立魏武卒,以五万大败秦国50万大军,把秦国堵在关中不得东出,在河西期间,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场,全胜六十四场,打平十二场,未尝一败,拓地千里;后来受魏武侯的猜忌南下投奔楚国,被楚悼王重用,实行变法,使得楚国再度强盛起来,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但是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在楚悼王去世后,吴起也被杀害,变法宣告失败。

著有《吴子兵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孙武并称“孙吴”。

燕亚卿、昌国君乐毅

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乐毅是魏国名将乐羊后人,在燕昭王招贤时前往投奔,被拜为亚卿。面对强大的齐国,组织了五国联军,济西消灭齐国的主力军队,随后乐毅带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连下齐国七十多座,只剩下2座城池,他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收服人心,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燕昭王死后被新王猜忌,被迫逃亡赵国,齐国乘此复国,伐齐一战功败垂成。乐毅最后也死于赵国。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乐毅是东方六国能“通其意”的代表人物之一,即有很高的战略眼光。

秦武安君白起

(?—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从一众士卒中脱颖而出。伊阙之战,白起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一战成名;伐楚之战,直插楚国腹地,大破楚军,攻入楚都郢都,使得楚国一蹶不振;长平一战,利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的战术,最终全歼了赵军45万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后来,因为被谗言所忌,被迫自杀,死非其罪,秦人怜惜。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一生70余战,从无败绩,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被誉为“杀神”,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