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曹友闻:抵御蒙古军而战死的南宋川中名将

曹友闻:抵御蒙古军而战死的南宋川中名将

日期:2019-05-3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昔留将军桥,今忆曹将军

广元,古称利州,城北有一座桥叫作将军桥,我所在的厂在城东大山中,现在经过这桥的时候不是很多了,但当年下乡当知青时,此为必经之地,过来过往的,却一直未曾想过这桥是否有什么来历,是何人所建。

这桥是南宋时驻扎在利州的将军曹友闻,在统兵北上抗击蒙古大军时,恰逢山洪暴发而无法通行,遂令军士伐木而建一简易之桥以为大军通过,因曹将军长期在利州驻扎,军纪严明,驭下有术,同当地百姓所处融融,后曹友闻战死,广元百姓深为悲伤,特将此桥命为“将军桥”,后将其改建为石拱桥,并在桥旁镌刻曹友闻石像以作纪念。

曹友闻,字允叔,甘肃徽县人,以忠义闻名。进士出身。历仕绵竹尉、天水军教授、知府,眉州防御使、沔州知府,利州兵马统领。同元军大战于阳平关,与弟曹友万俱战死,卒谥毅节。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曹友闻可是名门出身,他是宋初名将曹彬十二世孙,但有宋一朝重文轻武,名将之后亦以习文为荣,所以曹友闻以进士出身当是其时之常态,而在国难当头之日,当如其先贤之范仲淹,后进之文天祥一样,以文臣而武将,为国出力尽忠了。

以前学历史时总有个疑问,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为何连年兵燹不断,及至后来在写王坚钓鱼城之战时才弄明白,古来征战,在海战不及人之时,如果要进攻江南,主战场有二,一是两淮之地,再有便是经四川而两湖,下樊襄进两江,所以,四川在金元之时,屡战不绝便也不足为怪了。

四川离南宋首府杭州可谓千里之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当年金人同南宋便是以淮水至秦岭划界分治。一旦取攻势时,便会越秦岭,过广元,下成都而攻湖广,作为川北门户的广元,势必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了。

“丁亥之变”,成吉思汗遣兵攻取天水,作为文官且正在赴任路途中的曹友闻毅然杀入城中,同守将一起布防坚守,元军久攻不下,后因成吉思汗就病逝于六盘山而退兵,天水围解,有司为表彰曹友闻的功绩,特地绣了一面“满身胆”的大旗颁授于他,将他比作三国之赵云,可见曹友闻虽是文人一枚,但却是位文武双全之忠勇之人。

后元蒙铁骑复至,时曹友闻已由文转武,率四川四大主力之利州禁军驻扎在广元,在经青野原之战后,又败元西凉王阔端于阳平关,两战皆捷,被升为武德大夫,授左骁骑大将军,声名更加显赫。

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发动灭宋之战,西路军攻四川。陷略阳,兵锋直逼阳平关,曹友闻率军拒敌,蹀血十余里,敌方败退。越年,蒙兵陷汉中,再攻阳平关,激战月余,往来搏战,矢石如雨,尸横遍野,堆集如山。

后敌将汪世显率大批蒙军蜂拥而至,以铁骑四面包围宋军,血战更加激烈,曹友闻与弟曹友万皆战死,全军覆没。汪世显感叹道:“蜀将军真男儿也!”盛礼以葬之。

曹友闻战死后,蜀中再也没有一支能野战的部队了。蒙古军长驱入蜀,如入无人之境。成都、利州、潼川三路的二十余州都被蒙古军攻下。百姓死于战火者不计其数。直到五年后余玠赴蜀,四川的局势才逐渐稳定下来。

 

想当年,那蒙古铁骑,挟大漠风尘一路南下,摧枯拉朽势不可挡,汉人除了依凭天险坚守或可偶尔一搏外,几无还手之力,而恰恰是这一介文人之曹友闻,率利州军同这“骑射无敌”的蒙古军血拼,野战交锋十余役无败绩,放眼当时的全世界,无论中东还东欧,蒙古人在建立庞大帝国的征战中,怕也难遇到如此能与之匹敌之对手吧。

曹友闻战死的消息传至京城临安,宋廷追赠曹友闻为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修庙表彰忠义,赐谥号“毅节”。并在广元朝天关旁立庙以祀。 

清代诗人黄辉作《曹友闻祠》云:“卷地尘来可奈何,大旗风雨动关河。荒林不辨将军树,古岭空传壮士歌。深夜有人闻铁马,斜阳无事看金戈。空江萧瑟英雄泪,流入岩石怨恨多。”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