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宫妃子们也许并没有那么美
在古代,当皇帝可说是一个男人最“幸福”的事,为了当皇帝可说是伴随着“血雨腥风”。除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最高权力外,“三宫六院七十嫔妃”、“三千佳丽”也会带给皇帝莫大的“性福”,那么,皇帝是如何挑选妃子的?是否象《还珠格格”、《甄嬛传》等电视剧中那样的剧情?其实,很多事实被编剧和导演们误导了。
各朝各代皇帝的审美标准不同
人们都把美女形容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现代的美女标准,其实与古代是不相同的。电视里面的妖艳的美女形象,并不见得适合所有朝代。因为历史环境不同,会造就不同的审美标准。各朝各代的标准,有时会大相径庭。虽然没有太多的资料证实五千年中国帝王的审美标准,但一些成语或故事,可见预测当时的审美情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先秦时代的国君以自然之美为美,浓妆艳抹的不受待见;“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以细腰为美,现代的“小蛮腰”型身材,大概就是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的。膀大腰圆的女子,面容多么娇美,在楚王这也得淘汰,“杏脸桃腮,峨眉凤眼,体若春柳,步出莲花”是战国时期七雄们的标准,和现代的审美差不太多。
“环肥燕瘦”,说的是唐朝以丰腴为美,杨贵妃就是个典型,汉朝以瘦小苗条为美,赵飞燕和赵合德就是典范;五代十国时期,陈后主李煜最爱好的是“三寸金莲”,所以女人们争相裹小脚,那些大脚女人第一关就会惨遭淘汰;“汉瘦小娇,唐百胖妖,元高达骚”,元朝的皇帝爱好身材高大者,那些玲珑江南女子,就过不了元皇帝这一关。
在古代的典籍中,描述不同朝代的女子,会用不同的审美词汇,这些词汇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潮流”、“时尚”。秦汉“端庄颀硕”、魏晋“逸雅绝伦”,明朝“德才兼备”,清朝“门第出身”,各有各的时代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皇帝的选美标准,会大大的影响当时的时尚潮流。
当皇妃的“过五关斩六将”
皇帝的眼光很挑剔,从一个民间的普通女子当选皇妃,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史籍记载了汉桓帝曾派女官吴姁到大将军梁商家为其女儿梁莹“裸检”的情况,从身材、走路姿态、是否有痣、是否处女,是否有痔疮乃至肚脐眼、阴部、肛门等隐秘之处都做了全面检查,经证实没有瑕疵后才被选为皇后。当然汉桓帝是个昏君,但从这一记载可推测当时皇宫选妃的严苛。
年龄对于秀女也是个硬性要求。各朝各代也不尽相同,东汉十三岁至二十岁,三国十五六岁,北齐十四岁至20岁,明朝朱元璋要求十五岁至二十岁以下,其他皇帝又有更改,最小的可到十一岁。典籍对明朝和清朝选妃情况记载得比较详细。
明朝天启年间,皇后张嫣是一名普通的河南籍秀女,当时参加“选举”的秀女有五千人,年龄在十三岁至十六岁之间,张嫣十五岁。
第一关由太监甄选外表,一千人淘汰;第二关五官,太监甄选,刷去两千;第三关身体比例,一千人淘汰;第四关裸检,女官甄选,七百人淘汰;第五关性情,五十人当选嫔妃……从初选、复选、终选,张嫣竟然连过了“八关”,最后以“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的美貌击败所有对手,当选朱由校的皇后。
清朝的选妃更为严格。除了和明朝一样执行最严格的选美标准外,清朝人注重血统,满蒙血统优先,汉人女子不行。不但外貌、身材、声音、肤色等有要求,还要”试以绣锦、执帚一切技艺,并观其仪行当否”,加上了“德”的考察。既要长得美,性格好,还要兼备品德高尚,可谓“完人”。可见当个皇妃真不容易。不过,这么严格的选拔制度也有走眼的时候,慈禧太后不就是千里挑一选出来的皇妃吗?
皇帝一见钟情,可破一切规矩
当然,制度归制度,皇帝还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皇帝看上的,一见钟情,既便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也可一锤定音,将他相中的女子定为嫔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况王土上的女人?
所以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过许多特例,是不用这么麻烦的甄选的。商纣王的宠妃妲己,就是帝辛征伐有苏氏部落时带回的战利品,属于一见钟情抢回来的;而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是越王勾践送给吴王的礼物,也不用参加选拔;唐玄宗李隆基,看中了儿子寿王李瑁的媳妇,不顾人伦,强抢儿媳妇入宫,她就是杨贵妃;曹操与儿子曹丕,看中了一个女人,最后曹丕得手,气得曹操够伧。
元朝时的蒙古民族,抢婚更是常态,皇帝看中的女子,抢来就是妃子,不须选拔。古代父子抢妻、兄弟为一个女人大打出手的比比皆是,可见权力的效力之大。情人眼里出西施,只要一眼看中,所有的规矩便不是规矩。
妃子们或许并不那么美
在我们心目中,经过这么严格的筛选,妃子们一定都美得不得了。但事实上也并不如此。尤其是清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王朝,有一些画像和相片留世,这些千挑万选出来的妃子,按我们现代的眼光,一点也不漂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或许真正的事实,会颠覆我们的观念。清朝除了注重血统以外,还注重以“德”选妃,选妃时还必须着旗装,严禁时装。所以我们看到选出的一些妃子,容貌却是一般。或许还有因为条相太过妖艳而惨遭淘汰者。要是像电视剧中打扮这么妖艳的女子,在清朝不见得吃香,会被看做“红颜祸水”型被淘汰下去,而长相普通却知情达理、血统高贵的女子就会上位。
清朝皇帝同治帝,守着后宫三千,却宁愿通过暗道出去泡青楼女子,乃至最后丧命,到底是什么原因?很有可能原因之一就是选中的妃子他一个也看不上眼,还不如外面的青楼女子长得甜美漂亮呢。
所谓的“德行”,是清朝的标准。守着一个规规矩矩的呆板女子,提不起同治帝的兴趣,只能偷偷出去找乐子去了。另外一个例子是北宋的风流皇帝宋徽宗,守着三宫六院不去“泡”,偏偏去偷偷会李师师,乃至最后亡了国。宋朝时选的妃子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能吸引宋徽宗,因而反被李师师这样的烟花女子夺了皇帝之爱。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