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史话,解密古代青楼娱乐项目
起初,青楼是有钱人家的代指。
后来才成了“大爷常来玩儿啊!”
宋元起,青楼才成为风月场所。
虽同是烟花地,青楼却并不等同于窑子。
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青楼的姑娘都是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的,琴棋书画,跳舞唱曲,属于“艺妓”。因而古装狗血剧里才会有这么句经典台词:“公子,奴家卖艺不卖身”。
当年青楼之所以能够在受众层次和营业收入上都稳甩窑子好几条街,主要是因为其较为严谨的服务体系。
有相关资料记载了古代青楼的大体办事流程:
1.喊堂:说白了就是客人刚一迈进青楼,门子立马就喊的那句“姑娘们接客啦”!
2.打茶围:待客人进堂后,姑娘们立刻摆上香烟瓜子儿矿泉水款待客人。但是这一阶段的娱乐项目嘛,就只限于嬉戏和弹唱。
3.吃花酒:也叫“摆饭局”。就是嫖客在姑娘的闺房里招待宾客,并招莺莺燕燕来助酒、取乐。一般到了这一阶段就比较讲究了,行话也多,比如什么“开局票”(也叫下贴子)、“起毛巾”(也叫开席语)、“上先生”(妓女入席)、点戏目(选择助兴节目)等等。
4.拉铺:就是客人和姑娘同宿。也有一种说法是“拉铺,即拉开铺盖就来”,属于薄利多销的模式。
5.打干铺:客人可以在青楼住宿,但是“什么也不做”。
6.住局:客人在姑娘房里过夜。
7.铺堂:客人和姑娘两情相悦,所以呼朋唤友,明确“相好”关系。一般花销很大。
8.挂衣:初次同枕。据说手续与“铺堂”略微类似,但是必须鸣放鞭炮、点红蜡烛、给众人赏钱等。开销更大。
正是以上这些“规矩”约束了妓女和嫖客,所以青楼才能够在华夏历史中红火了上千年,年年销量第一。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