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新疆伊犁首次发现青铜时代大型聚落遗址

新疆伊犁首次发现青铜时代大型聚落遗址(2)

日期:2017-04-07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F15 位于T12 中部,被F13 叠压。平面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保存深度约0.5 米。房屋四壁保存较好,未经加工。面积约26 平方米。门道位于东部。地面平整,局部有硬面。房址内填土为黄土,分层不明显,含较多石块、煤颗粒、炭灰、陶片和兽骨等。泥灶位于中部。遗迹现象还有柱洞、烧土和灰坑。

 

  F16 是目前发掘过程中发现的最小型房址。平面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略呈锅底状,面积约5 平方米。门道呈短斜坡状,位于东中部,出口与一条东西向的小路相接。F16 房址内有灰坑、灶址、窑各1 座。

 

  早期墓葬共计8 座,分布零散,规模较小,其中3 座打破遗址。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石棺) 墓,葬式葬俗较统一,均为侧身屈肢,随葬遗物较少,有平底陶罐、带柄铜镜等,年代要略晚于遗址年代。

 

  M49 位于T1 中部位置,开口于2 层下,打破F1 地面。东0.3 米处为M47,西北0.1 米为F1 内灶址。无封堆。墓室平面呈东西向椭圆形。填土为黄土,疏松,包含较多卵石,卵石无序填充。深0.8 米处见由薄石板和扁平卵石构成的石层,石层下为20 厘米的黄土,黄土下即为人骨。葬式为单人一次葬,仰身,左屈肢,头西脚东,双手置于腿上。随葬品放置于墓室西北,有铜镜和陶罐各1 件。

 

  M72 位于T12 西中部,打破F10 东南角。无封堆。平面呈椭圆形,墓向126 度。直壁平底。内填松软黄土,含较多煤颗粒、灰和少量兽骨。墓室内偏东北位置葬一少女。单人一次葬,侧身左屈肢,头朝东南。人骨部分椎骨、肋骨等因动物扰动移位至盆骨北侧。右腕戴手链一串,料珠串成。人骨下及其南侧墓室底部有一层厚约5 厘米的炭灰层,含大量未燃尽的木炭和灰烬,是直接在墓室底部进行焚烧产生的,墓底地面及边壁被灼烧成红色。

 

  遗物主要出土于房址内填土中,主要为陶器、石器,铜器和骨器较少,此外还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羊、牛、马等的残碎骨骼。陶器可复原的极少,多为较小的陶片。主要为夹砂灰陶,少量夹砂红陶,陶器均手制,胎质较坚硬,烧制火候较高,器壁厚薄不一。可辨器形有筒形罐、鼓腹罐、折肩罐、高领罐、小陶杯等平底器,遗址还发现有安装管状流和鋬耳的圜底罐。以素面陶为主。鼓腹罐口颈部多附加泥条,泥条上饰指甲纹或压印纹,形成花边口沿。装饰纹样还有刻划纹、戳印纹、弦纹、珍珠纹、由内向外戳刺形成的乳丁纹、指甲纹、几何状斜线纹等,纹饰多集中在器物的口沿及上腹部。石器主要是利用河岸卵石加工而成,器类主要有磨盘、石球、石杵、石锄等;铜器主要为小铜刀;3 件铁器均呈块状,器型难辨。

 

  学术收获

 

  通过遗址发掘的房址及屋内出土陶、铜等器物的对比,以及墓葬资料的佐证,吉仁台沟口遗址考古学文化特征与中亚青铜时代安德罗诺沃文化遗存联系密切。目前为止,伊犁河谷尚未发现有别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或早或晚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吉仁台沟口遗址是目前伊犁地区发现最大、最早的青铜时期文化遗存,分布面积大,遗迹现象、文化内涵丰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该文化内涵和流向,勾勒出伊犁河谷青铜时代文明面貌,并探寻伊犁地区早期铁器时代源头和脉络。经北京大学和美国Beta 放射性实验室碳十四测定,经树轮校正后的遗址上限绝对年代在公元前16 世纪左右。

 

  众所周知,新疆青铜时代考古相对滞后,仅有的几支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如罗布泊地区“小河文化”、哈密地区“天山北路文化”、阿勒泰地区“切木尔切克文化”等,这些考古学文化多以墓葬资料命名,缺乏反映文化全貌的各类遗址,难以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及文化源流。从吉仁台沟口遗址发掘来看,这里无疑存在一处分布面积较大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存,结合以往发掘的墓葬,使我们更深入了解和认识伊犁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具体面貌,尤其是为研究当时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演变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填补了该地区青铜时代聚落考古的空白。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