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洋里乡一史前遗址发现福建省迄今最早的水稻颗粒
                日期:2017-10-0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昨日,记者从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了解到,在闽侯洋里乡发现的一处史前遗址中,考古人员收获颇丰:福建沿海地区最早的文化聚落出现在7500年前。此外,遗址中发现的少量碳化的稻谷颗粒,是福建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水稻颗粒。
  
去年3月,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进行“闽江下游史前遗址调查”时,在洋里乡大坪顶山发现一处因厂房施工而暴露的遗址。遗址地处闽江支流——安仁溪上游洋里溪河谷小盆地西缘的一座小山上。该遗址具有明显的文化堆积,尤为难得的是在剖面上发现有彩陶釜、弓背锛等文化遗物。在抢救性清理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上下相叠压的两座墓葬,出土了一批文化遗物。
	
	
考古发掘现场
  
遗址分布着14座灰坑遗迹,据考古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当年制陶烧土的所在。其中一座灰坑遗迹北边是一个疑似火塘遗迹,堆积有较多的炭屑和烧土,出土遗物有泥质陶釜残片、纺轮和石料等。
	  
遗址出土的彩陶釜
	 
  该遗址还发现了少量碳化的稻谷颗粒,经检测距今约7500年,是我省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稻颗粒。此前,我省发现的最早碳化水稻颗粒出现在闽侯昙石山遗址内,距今约4000年~5000年。此外,出土的彩陶釜,更是目前我省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末期黄瓜山文化中唯一完整的大型彩陶器。这些遗物都为福建史前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碳化稻谷
  
该遗址的发现,说明在距今约7500年前,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原始聚落已出现,农耕文明得到初步发展,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福建沿海地区最早的文化聚落。洋里这处遗址较之平潭壳丘头遗址,把福建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研究年限提升了约1000年。
  
昨日,洋里乡宣传委员江贤喆介绍,未来洋里乡计划和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加强合作,通过开发成遗址公园,为宣传昙石山文化和洋里作出积极贡献。(原文刊于《福建晚报》2017年04月19日A6版)
            
            
            
         
            去年3月,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进行“闽江下游史前遗址调查”时,在洋里乡大坪顶山发现一处因厂房施工而暴露的遗址。遗址地处闽江支流——安仁溪上游洋里溪河谷小盆地西缘的一座小山上。该遗址具有明显的文化堆积,尤为难得的是在剖面上发现有彩陶釜、弓背锛等文化遗物。在抢救性清理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上下相叠压的两座墓葬,出土了一批文化遗物。

考古发掘现场
遗址分布着14座灰坑遗迹,据考古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当年制陶烧土的所在。其中一座灰坑遗迹北边是一个疑似火塘遗迹,堆积有较多的炭屑和烧土,出土遗物有泥质陶釜残片、纺轮和石料等。

遗址出土的彩陶釜

碳化稻谷
该遗址的发现,说明在距今约7500年前,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原始聚落已出现,农耕文明得到初步发展,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福建沿海地区最早的文化聚落。洋里这处遗址较之平潭壳丘头遗址,把福建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研究年限提升了约1000年。
昨日,洋里乡宣传委员江贤喆介绍,未来洋里乡计划和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加强合作,通过开发成遗址公园,为宣传昙石山文化和洋里作出积极贡献。(原文刊于《福建晚报》2017年04月19日A6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精彩文章
            
        
 安徽桐城魏庄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安徽桐城魏庄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重庆:合川东城半岛新发现汉代至明清时期遗址115处
重庆:合川东城半岛新发现汉代至明清时期遗址115处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出土罕见金制品和青铜器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出土罕见金制品和青铜器
                         辽宁马鞍桥山遗址首次发掘工作结束 出土文物1000余件
辽宁马鞍桥山遗址首次发掘工作结束 出土文物1000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