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湖南澧县花瓦寺塔考古发掘田野工作收官

湖南澧县花瓦寺塔考古发掘田野工作收官

日期:2017-10-03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花瓦寺塔位于湖南省澧县宜万乡花瓦寺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2′30〞~112°0′5〞、北纬29°16′~29°37′之间。东临安乡、津市,南接临澧,西邻石门,北抵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
  花瓦寺塔通高20.29米,为楼阁式实心砖塔,面朝西北而背靠东南,方向315°,塔平面呈八角形,共7层,基座内有地宫,第一层塔身直出地面后,开始收分,逐层减小,前后一较大型佛龛,第二层以上各层各面皆镶嵌一较小佛龛,塔檐做八角叠涩式,其构造客观真实的反映了我国汉族佛塔建造技术。2013年,花瓦寺塔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花瓦塔的文献资料目前仅见《直隶澧州志》中《祠庙志》的寥寥数句,其载:“宝塔寺,地界松滋,宋段建塔,景泰时李宣建寺”。从中可知,塔的具体建造年代和源流并不详尽,且明景泰年开始建寺院,现仅存砖塔,原空间状态、格局等以难确认。
  为了能彻底厘清花瓦塔与原有寺院的建筑格局和建筑年代,同时,也能为编制《花瓦寺塔保护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物资料,2017年3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文物局对花瓦寺塔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面积约1250平方米,在其范围内发现了许多不同时期的建筑遗迹,得到了较多的实物资料,由此,花瓦寺塔的整体空间格局基本得以呈现。
  本次发掘,发现遗迹有建筑基址、道路、排水沟、灶等,其中建筑基址编号从F1~F14,排水沟有G1、G2,、G3,另有部分日常使用的陶、瓷器残片出土。从发掘结果分析,建筑基址皆以青砖砌构,部分基址叠压、打破关系明显。
湖南澧县花瓦寺塔考古发掘田野工作收官
图一  考古发掘前
湖南澧县花瓦寺塔考古发掘田野工作收官
图二  考古发掘完工现状图
 
  根据遗迹的类型、性质、功能特点,花瓦寺塔建筑遗址主要表现为宗教建筑类型,佛寺、佛塔合二为一,其平面布局于中国传统寺院建筑的特点相同,以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布局,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旁有建筑体陪衬,陪衬的建筑两相对称。中轴线上,分布有山门、前庭、前殿(天王殿)、中庭、大殿(大雄宝殿)、佛塔、后殿(观音殿),山门与前庭因被水湮没,暂未发掘,前殿、大殿两侧,皆有左、右厢房。佛塔四周,也有房屋建筑相围绕。整个建筑群以青砖构建的空斗墙围合,这种封闭、严谨、庄严工整、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表现出中国寺院建筑的典型特点。
湖南澧县花瓦寺塔考古发掘田野工作收官
图三  遗迹总平、剖面图
 
  张驭寰先生认为,佛寺的面积取决于寺院的经济条件,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寺院建筑,大致以建筑面积分为大寺、中寺、小寺。大型寺院一般在3500平方米左右,有些可达7000平方米;中型寺院一般在2500平方米左右;小型寺院则在1800平方米左右。从建筑造型和体量上看,花瓦寺塔建筑群由间构成单体,由单体构成庭院,再由庭院构成建筑群,结构完整,但其面积总体上来看,即使包括尚未发掘的山门、前庭,也不会超过2500平方米的中型寺院范畴,整体分析,应属于小型寺院的格局。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体现。花瓦塔佛寺建筑在数百年来的历史衍变过程中,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其建筑在材料、结构、布局、空间及环境的选择和处理上又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湖南澧县花瓦寺塔考古发掘田野工作收官
图四  出土铭文砖之一
湖南澧县花瓦寺塔考古发掘田野工作收官
图五  出土铭文砖之二
湖南澧县花瓦寺塔考古发掘田野工作收官
图六  出土铭文砖之三
 
  本次发掘的结果,在忠实于遗迹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建筑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可对花瓦寺塔的原有格局进行复原研究,这既是尊重于考古学的理论构架,也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来探索和研究其空间与形体、构件与材料,当然,决不能以复原图案的美观来做违背遗迹现象的主观臆测。
  关于花瓦寺塔的年代等问题,其塔、寺等应在自宋至清、乃至中华民国的区间段延续,只是由于天灾人祸的原因,或焚烧、或损毁,又集加重修,仅大殿便有数次重建,为此,建筑群的年代考证将随着考古发掘报告的整理,很快浮出水面。
(原文标题:花瓦寺塔考古发掘田野工作收官)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