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丁村遗址群考古有新突破 拼合出104组石制品
                日期:2017-09-27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7月1日至2日,“旧石器考古在丁村:回顾、进展、研讨”学术交流会在丁村遗址所在地——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召开。会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布了丁村遗址群考古最新进展:九龙洞遗址出土的2000余件石片中,拼合出石制品104组。特别是其中一组,是用60余块石片拼合而成。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益人研究员说:“石片的拼合,是为了反推丁村人石器原料选取、打制技术以及复原整个制作流程。”
	  王益人介绍,九龙洞遗址的文化埋藏十分丰富,包含了几个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文化层。2015年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A、B、D三个区域发掘了80余平方米。特别是在A区两平方米范围内的黄土堆积中,揭露出多个可拼合密集分布集群。2016年起,考古工作者开始对该区域内出土的2000余件石片进行拼合,目前已拼合出石制品104组,588件,拼合率在22%左右。

	拼合标本 记者 李建斌摄/光明图片
	 
	  “拼合率高说明遗址保存状况完整。”王益人说,这也更加确定了这里曾是远古人打制石器的营地,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原始人类的生存方式、行为链条、人地关系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对记者“拼合出来的石制品为什么会有中空”的提问,王益人分析说,可能是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还没有全部完成拼合,二是空的地方可能是当时想要打制出的石器,被带走使用了。
	  据介绍,考古人员还对距九龙洞遗址不远处的过水洞遗址的野炊营地进行了深入发掘,发现表明自30万年至10万年前后遗址所在的黄土台塬区是远古丁村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丰富的文化遗物对于研究石器技术演变,重建当时的环境,研究古人类的狩猎对象、策略以及能力具有意义。在对老虎坡遗址的人类生活营地的分析后,专家们认为,这里的“石铺地面”很可能是类似窝棚式的建筑遗迹。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在这三处遗址中,均保存有大量的角页岩石料,而在两侧不含角页岩石料的北寨沟和柴村沟,基本没有发现人类活动的迹象。王益人说,这一现象显示了丁村人对角页岩原料的亲近性和依赖性,为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和宝贵的资料。
	
(原文标题:山西临汾丁村遗址群考古有新突破 拼合出104组石制品,为探究古人类行为链条提供重要依据 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7年07月04日09版)
(原文标题:山西临汾丁村遗址群考古有新突破 拼合出104组石制品,为探究古人类行为链条提供重要依据 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7年07月04日09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精彩文章
            
        
 重庆:考古探明石佛寺遗址功能分区及时代沿革
重庆:考古探明石佛寺遗址功能分区及时代沿革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辽上京遗址宫城内发现大型宫殿基址
辽上京遗址宫城内发现大型宫殿基址
                         湖南平江福寿山发现宋代寺庙遗址——大湖坪遗址考古发掘收获(一)
湖南平江福寿山发现宋代寺庙遗址——大湖坪遗址考古发掘收获(一)
                         安徽桐城魏庄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安徽桐城魏庄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