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甘肃遇村遗址
日期:2018-10-09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今年开始对石家墓地一公里以外的遇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根据遗迹及出土文物分析,考古人员认为,遗址年代大体延续时间为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晚期。
据介绍,遇村遗址已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清理灰坑51处,墓葬10座,窑址1座,马坑1座。出土文物丰富,有陶器、玉器、骨器、石器、铜器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安说,遗址调查时发现较多春秋时期遗物,有陶罐、陶鬲等,与石家墓地器物年代相吻合,从时代上印证了聚落考古中遇村遗址和石家墓地“居”与“葬”的关系。
“从目前发掘来看,遇村遗址发现大量两周时期窑址、灰坑、灰沟等遗存,说明两周时期人群在此居住。个别灰坑底部存在明显淤土,可能当时居民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人工蓄水技术。”王永安说。
遇村遗址位于甘肃马莲河以东,1981年被公布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60年代,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遇村村民在遗址区平田整地时曾发现青铜器。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遇村遗址面积约18万平方米,暴露有灰坑、居址、墓葬。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精彩文章

2000年前女子如何精致梳妆?九子漆奁现身河南洛阳
重庆:考古探明石佛寺遗址功能分区及时代沿革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辽上京遗址宫城内发现大型宫殿基址
湖南平江福寿山发现宋代寺庙遗址——大湖坪遗址考古发掘收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