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黑龙江金上京遗址考古发掘获得新成果——全面揭示皇城东部建筑基址布局

黑龙江金上京遗址考古发掘获得新成果——全面揭示皇城东部建筑基址布局

日期:2018-06-04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金上京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阿什河左岸。上京城是金朝修建的第一座都城,是金王朝的早期都城。作为一处重要的都城遗址,金上京城保存较为完整。金上京城由毗连的南、北二城组成,平面略呈曲尺形,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皇城位于南城的偏西部。以往的调查勘探,了解到皇城内分布三列建筑址遗存布局,中部为宫殿区,东西两侧各有建筑址依次分布。在宫殿区接近中心位置的西、东两侧(即右、左两侧)各有一高于地表的遗迹堆积分布,地面上可见有大量的残砖、碎瓦等遗物。学术界早年结合文献对其性质作过简单比附推测。
黑龙江金上京遗址考古发掘获得新成果——全面揭示皇城东部建筑基址布局
2017 年发掘区俯瞰
  按照《金上京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16年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上京皇城东侧中部区域的建筑址进行了局部勘探,主要学术目标是搞清皇城宫殿区东部大型建筑址的基本形制、结构、布局及性质。通过考古勘查,皇城东部建筑址体量较大,相关遗存分布密集,大致位于宫殿区第四殿址以东位置。其西北部,与其西侧紧密衔接的为一组相对独立的小型建筑址,编号为TJ1,2016年度重点对此建筑址台基进行发掘。TJ1东部建筑基址分布纵横交错,且互有关联。在2016年度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搞清皇城东部区域建筑的分布与格局,2017年5月至10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TJ1以东区域进行大面积发掘,揭露面积2500余平方米。
  发掘成果
  经过发掘清理和勘探,TJ1以东和以南区域的主体建筑为一呈十字形的夯土台基址,台基址整体由三部分单独的夯土台基交汇构成。东西向的西段编号为TJ2、南北走向的台基编号为TJ3、东西向的东段编号为TJ4。三条台基交汇组成十字形的台基址,中心部位为最高处,向四周略呈缓坡状。每段台基皆为夯土筑,高出周围的砖铺地面约0.7~0.8米。台基上磉墩排列有序,表面残存铺砌的方砖。其中南北向台基的北部上面分布着多处取暖设施(灶址),台基址的边缘均有一定宽度的包墙砖残留。综合分析,此处应为廊庑基址,为皇城内重要的附属建筑。结合2017年考古勘探成果,南北向台基长度约270余米,基本走向从皇城内宫殿区第3殿址一直延续到第5殿址北侧的廊址,并与之相连接。该段台基是一条纵贯皇城东部的长廊址。
  TJ2  西段与TJ1的南端相连接。TJ2表层距地表深0.1~0.15米,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部略宽于西部。发掘揭露部分东西长24米,南北宽17.8~11.8米。东部与TJ3相连,东部高出TJ3约0.15~0.2米。其上排列磉墩13个。磉墩的排列,西部为单列,东部为双列。TJ2南部墙基外包砖已无存,基槽宽0.6米,墙基痕迹尚在,有白灰残迹。台基的东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现代沟,贯通TJ2,将TJ2破坏。
  TJ3  表层距地表深0.1~0.2米,南北走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揭露长度59.8米,北部约宽13.7~14米。TJ3上共发现柱础基础(即磉墩)54个,灶3个。磉墩平面略呈方形,呈南北向对称排列,东西两侧各2列。磉墩之间东西间隔0.45~0.5米,南北间隔2.8~3米。南北向可见14个开间。TJ3东西两侧各有砖砌护壁墙及散水。磉墩上面有的还存有柱础石;局部有砖砌方形遗迹2处。TJ3西部被TJ2东部夯土叠压,即TJ3的修建应略早于TJ2。
黑龙江金上京遗址考古发掘获得新成果——全面揭示皇城东部建筑基址布局
3号台基廊庑址西侧一门址
  TJ4  表层距地表深0.1~0.2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其和TJ2在一条线上。发掘揭露部分东西长23.2米,南北宽10.75米。该段台基南北两侧各有包墙砖和散水,砖墙基宽0.8米,散水宽0.45米。台基上亦有磉墩,呈东西向3排分布;西部揭露出南北6列。磉墩的宽度约为1.3米,东西间距2.5~2.9米、南北间距约2.9米。TJ4的夯土基础叠压在TJ3的散水之上,即TJ4的修建应略晚于TJ3。
  由TJ2、TJ4及TJ3构成的十字形长廊式基址,是皇城东部重要的附属建筑。其将东部区域分隔成若干建筑单元,并互有关联。
  在廊庑的东北部,分布有TJ5和TJ6。
  TJ5  即5号台基,表层距地表0.2~0.3米。平面呈方形,夯土结构。东西长6.8~7米,南北宽6.7米。该台基址西部和南部紧贴3号和4号台基址修筑。东侧和北侧外壁有包砖及散水。包砖多已无存,仅北部西段有存留壁砖,七层平顺砌,高0.42米,砖缝间黏合材料为土和白灰混合物;东侧墙被破坏,仅有基槽,槽宽0.3米,深0.15米,内有残存墙砖,基槽内东壁有白灰墙皮。5号台基上未发现其他的建筑遗迹,台基高约0.4~0.6米。推测TJ5是一处平台式建筑。
  TJ6  即6号台基,表层距地表约0.3米。平面长方形,位于TJ5的东部。夯土结构,台基四周残留包砖墙,包砖外有方砖铺设的散水。东西长6.3米,南北宽1.8米,外侧包砖墙宽0.4~0.6米,散水宽0.45米,残高0.4米。台基上东、西各有1个磉墩,间距3.8米。推测TJ6可能为牌楼式建筑的基础。
黑龙江金上京遗址考古发掘获得新成果——全面揭示皇城东部建筑基址布局
6号台基址
  在长廊的东南部,分布有TJ7和TJ8,两者以包砖墙相连接。
  TJ7  即7号台基,表层距地表0.1~0.15米,夯土结构。其西部和TJ3南部相连。已发掘部分东西长约14米,南北宽1.5~3.7米,南端延伸到发掘区外侧。其上有东西向排列的磉墩3个,间距3米。夯土台基外侧有包砖墙和砖砌散水。
  TJ8  即8号台基,表层距地表0.15米,夯土结构,已发掘揭露的部分平面近似曲尺形,南部及东侧均延伸到发掘区以外。中部南北向分布3个磉墩,间距3米。台基上残存大面积的方砖铺地面。夯土台基外侧残留少量包砖,包砖基槽宽0.5米。
  TJ7和TJ8未予完整揭露,只发掘出一小部分。从磉墩柱网结构上看,也应是大型殿址基础的一部分。
  在长廊东段与7号台基及8号台基之间,分布有排水沟和水井等附属设施。
  排水沟  即SG1,位于TJ4南侧(东西向长廊的南侧),平面呈长方形,与TJ4大致平行,略有弯曲,斜壁平底,西高东低呈坡状,坡度高差为0.3米,揭露长度15米,上口宽0.45~0.6米,底部宽0.56米,两侧沟壁以0.4×0.2×0.06米规格的砖顺向错缝砌筑,用白灰勾缝。北侧沟壁部分保留较好,沟深为0.7米,南侧沟壁仅底部四层残砖可大致辨识。沟底局部保存较完好,为横向错缝铺筑,大部分均采用0.38×0.38×0.06米方砖对缝铺筑,西部砖墙基下0.4米深度保留有砖券顶,残长1.9米,券砖上平至沟底深0.6米,券砖拱度高为0.1米,券砖用长方形砖砌筑,砖规格为0.4×0.2×0.06米。从所处位置看,此排水沟位于东部廊道的南侧,上部局部位置有券顶封闭,东西走向,与廊道平行,向东继续延伸。是一处明渠式的排水设施。
黑龙江金上京遗址考古发掘获得新成果——全面揭示皇城东部建筑基址布局
水井和排水沟
  水井  即SJ1,口部距地表1.2米。井的上口平面呈椭圆形,土圹,口大底小,斜壁。井口东西长径3.2米,南北短径3米。井的下部(实际发掘深度4米),东西长径2.1米,南北短径1.2米。经钻探至井底深度约10.3米。井内堆积土质较致密,土色浅黄褐色,包含有残砖瓦残块、筒瓦、陶兽头、瓷片、铁钉、动物骨骼等。井的西壁壁面上发现有磉墩基础,南北对称分布2个,边长1.2米。井口位置零散分布有数块础石,推测井口周边原有“亭子”类建筑。在井的东侧有砖墙与其他建筑相隔。
  在廊庑址与各个建筑台基址之间,分布有砖砌的甬路相通。
  本年度发掘,出土遗物以灰瓦、青砖等建筑构件为大宗。灰瓦有板瓦和筒瓦、滴水及瓦当。瓦当纹饰主要为龙纹、兽面纹和花卉纹;其他有套兽头、螭首、鸱吻、人物塑像等残件。
黑龙江金上京遗址考古发掘获得新成果——全面揭示皇城东部建筑基址布局

黑龙江金上京遗址考古发掘获得新成果——全面揭示皇城东部建筑基址布局
 
  初步认识
  本项目的考古发掘,是为了配合金上京大遗址的保护工作而开展的一次有计划的课题考古,将进一步推进对金上京遗址的科学认识和学术研究,为金上京遗址的有效整体保护,以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重要学术支撑和依据。
  通过2016至2017年的发掘,结合考古勘探,初步认识到,皇城内以廊庑址将皇城分隔成三个区域。皇城中部为宫殿区,东、西两侧为配殿区。皇城东部区域又由多条廊庑交叉分隔成多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一组或多组建筑基址组成。本年度发掘的TJ3、TJ2和TJ4是属于东部区北部贯穿各建筑之间的两条交叉的廊庑基址。此段廊庑基址,有四排或三排柱础分立,分组成三排或两排廊道。南北向廊庑址上还有后期增设的取暖设施——砖结构的灶址,说明金代后期对此进行过重新改造和修建。灶的特征和皇城内其他区域揭露的灶的形制结构一致。TJ1是廊庑址西北部区域一组相对独立的建筑基址。
  通过对关键部位的发掘解剖,了解到作为廊庑址的TJ3、TJ2和TJ4存在叠压关系,TJ3分别早于TJ2和TJ4,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廊庑址属于两期修建。在两条廊庑址东南部发现的排水沟及水井等设施,为认识金代都城内的排水系统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
  本年度的发掘成果,进一步推进了对金上京城址皇城布局和沿革的相关认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作者:赵永军  刘阳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文转自:《中国文物报》2018年6月1日8版)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