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焦点 > 揭秘水镜先生的三大绝招

揭秘水镜先生的三大绝招

日期:2017-10-22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今天我们讲下水镜先生这个人。水镜先生原名司马徽,号称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人问,他既然这么厉害,那应该“金榜题名登甲第,紫袍玉带走金阶”,成为王佐之才。怎么没见他封侯拜相?!

史家历来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这个人自视过高,想要待价而沽,不肯轻易抛头露面!先把弟子们撒出去试试水,顺便给自己铺铺路。等水到渠成之后,自己再出来捡现成的!或者索性避世不出,以其八大弟子为棋,在暗处操控大局!

第二种说法是怀才不遇。司马徽生于颖川,其后又辗转流离,客居荆襄。就是在刘表的治下。刘表曾经去拜访过他,但是这两个人,互相都没看上对方!后来曹操南下,把荆州夺到手了,一度想启用司马徽,但由于政务繁多,把这个事搁置了。等到曹操再想起来这个人的时候,这个司马徽已经病死了。

第三种说法是司马徽这个人不慕名利,清风高德!道家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司马徽研究的学问也是偏于道家一派,也许早已看透世事。能够教出几个经国纬政的徒弟,造福世人,便已得偿所愿!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可能司马徽已经达到这个境界了!就跟鬼谷子一样。

第四种说法是,这个人可能是光有理论,他那些理论拿来教教书还可以,但是如果把他那些理论拿来开疆拓土或者治国理政,恐怕难见成效。用今天的话说,去大学当个客座教授还可以,具体到主持哪个事务或者用兵打仗,可能差一些。远远不如荀彧、贾诩他们,他有自知之明,所以也就藏匿不出。

但不管真实情况如何,水镜先生及其所缔造的文人集团,其影响力之大,可以说独步荆襄。仅次于曹魏的邺下文人集团。甚至可以说能和西晋时期的金谷二十四友相提并论!

当然,我说到这,有人就会说,水镜先生的这个影响力,主要是相对影响力,也称软实力。所谓软实力,就是指文化、道德、舆论等等层面的实力。它对国家和时局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和深刻持久的,但是同时是间接的,是缓慢的,甚至有些地方它根本影响不到。在这一点上,它没有枪杆子和钱袋子影响力大,枪杆子和钱袋子是硬实力,造成的是绝对影响力,哪都可以砸得进去!而且效果是立竿见影。

说得的确有道理!如果在太平盛世,文化扩张战略可能比较吃得开,但是在乱世,有枪有钱就是大哥大!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呢,水镜先生的影响力比不上金山银山,也比不上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军阀。这点我们要承认。不能盲目吹嘘他的影响力。

但是,虽然如此,水镜先生及其所部文人集团也很厉害了,具体来说,他们有三项特权:

第一,人物品鉴权。也就是人才定价权。《三国志》记载说:“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水镜先生搞品鉴工作已经很多年了!

我们知道《人物志》上有记载:“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谓清节,延陵、晏婴是也。思信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其德足以率一国,其法足以正乡邑,其术足以权事宜,是谓器能,子产、西门豹是也。”

我们看,《人物志》按照专业领域和特长不同,给人才划定了几个职业。譬如“清节”、“术家”、“法家”、“器能”、“国体”。这几个职业的人虽然各胜擅场,但其地位有高有低,重要程度也有大有小。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职业范围和重要程度谁说了算?!你自己说了肯定不算!譬如你跑到袁绍或者孙权那,告诉人家,我是“国体”,我就是姜子牙那样的人才!人家凭什么相信你?!

就好比你去五百强企业找工作,你说你是博士毕业,专修C语言。那你得把文凭拿出来!

在古代也是一样,你去诸侯那求职,你得有品鉴名家给你的评语。三国时期品鉴界有三个老大,前期是水镜先生,中期是许劭,后期是刘邵!能得到他们的评语,你才算毕业了,才算有文凭了!

当然,以前品鉴和勘定人才的这个工作,是由国子监来做的。后来,皇权失统,朝政腐败,诸侯争霸,渐渐造成了人才的逆向流动。一些由私人开办的、民间的学术机构和研究院开始戕行,他们把这个工作抢过来了,然后一天到晚屁事不干,专门三五成群的在一起品鉴人才。然后这些研究院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了,被他们品鉴过的人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这些被品鉴过的人当了官以后呢,再来个乌鸦反哺,抬高一下那些品鉴专家,双方就形成互利互惠的政治联盟了。

品鉴家的这张嘴,可谓一字千金。譬如水镜先生说:“广元、公威忠清干事,素业纯固。”石韬和孟建就能入仕于魏,水镜先生又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诸葛亮和庞统就见用于刘备。

被水镜品鉴过的人最小是个厅级干部!最大的干到省部级。

有人也许会反驳,三国时期的诸侯都知道“量能授官,论德定次”。怎么会光看那些名士给你的评价呢?!

这个话没错,那些诸侯主要看的是你后期经国纬政和开疆拓土的能力!但是名士的评价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它相当于一个敲门砖,它决定了领导对你的第一印象。你被水镜先生这类人评价过,就好比去外国的野鸡大学留学过一样,回来以后很风光!

第二,水镜先生及其座下文人通过掌控教材释义权间接获得政策制订权。

我们知道,古代那些开国皇帝制订国策,主要依据两条,一是遍览古籍,师法内圣外王之道;其二就是跳出书本,参考自己早年在民间的政治实践经验。

这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开国之君以后的皇帝制订国策,没有早年在民间的政治实践经验作为参考。因为他自幼长于深宫之中,很少下基层!这个时候教材就成了他制订政策的重要依据。

我们知道明朝的皇帝朱高炽他在制订政策之前也还要翻一翻《谷梁传》、《玉铃经》、《资治通鉴》呢!

毫无疑问,刘禅也得翻翻。

但我们知道,这个古书的原典不好懂。好比我们现在买一些国学经典,都爱买带注释和带翻译的。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的阅读。人同此心,当时也是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流传下来的所谓经典,大多数都被水镜先生及其座下文人墨客注释或者编译过。这点《三国志》和《华阳国志》都有记载:“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李仁、尹默知其不博,乃游学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受古学,以修文自终也。”他们修书修得最多的就是《左传》和《春秋》。我们知道,“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颜色”!他们的思想自然而然要渗透进来。

这个水镜先生的得意弟子尹默还是刘禅的老师。经常拿水镜先生和自己一起修过的《左氏春秋》教授刘禅。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