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灾害导致中国北方经济文化逐渐衰落(3)
日期:2017-08-1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此时亦有壅塞水源以害邻国者。《战国策》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故秦始皇主张“决通川防”。由于战国时期多战争,水利失修了,黄河河道被破坏了,遂造成了西汉时期的严重水患。要到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成功,从此黄河平息水患,达900年之久。由于此时期的政府对沟洫河渠,时有兴修,因此对北方的经济文物促成兴盛。此即黄河有利中国的实证。

此后黄河造成水患,始于宋朝,下溯至元、明、清三代而千年不绝。由于没有搞治河的工作,北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因此逐渐衰落。宋朝之黄河水患,起因于唐朝以后之藩镇割据。当时黄河水灾横亘千里,由于当时四分五裂的藩镇,大家尔虞我诈,互相掣肘,根本无法合力共治,只有任由河水溢决,迁移城邑以避之而已。因此,黄河下游两岸的农田水利在藩镇统治下,失修特多。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精彩文章

中国历史容易产生时间错觉的五个历史阶段
探秘流失海外的文物如何回家
探秘《资治通鉴》里为什么没有李白?
探秘古代汉人不是汉族?
第七期:揭秘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都是月亮惹的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