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商朝缘于何?商朝的治吏故事揭秘商朝的强盛!
一个朝代的盛世是多方面的,除了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持之外,政坛上面的出色现状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商朝是夏朝之后一个盛世的朝代,这个朝代的强盛是依靠了庞大而精密的统治体系,为了管理它的官僚机构,商朝发展了监察制度。商朝的统治者主要从选官、培养和监督三个方面来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商朝第一位皇帝成汤
下面就一起来揭秘商代的治吏故事,探索盛世商朝的秘密!
商王盘庚曾经谈及商代的选官原则为“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并引用迟任的话,进一步申明“人惟求旧”(《尚书·盘庚》)。旧人就是指商王室的血亲贵族和异姓功勋贵族,其中以王室血亲贵族为主。商王朝给商王的诸多叔父、同宗族的同辈兄弟以高官厚禄,组成血亲集团,如微子、王子比干等。同时也任用一些异姓功勋世袭贵族,如伊尹等。
商王武丁继位之后,商王朝面临诸多困境,“比九世乱”(《史记·殷本纪》)。然而,此时他身边的亲贵们多是平庸无能之辈,而且逐渐形成强大的政治保守势力,对武丁的改革百般阻挠。武丁自己曾在民间生活,深知他们中间有治国良材。傅说就是当时出身微贱但富有才华的人才。根据文献记载,傅说曾是筑城的奴隶,“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傅岩之城”(《墨子·尚贤下》),还有人说他是囚犯,总之地位很低下,但是他很有治国的才华。武丁为了起用傅说也打破了很多常规。武丁三年不说话,寻找对策,最后谎称自己做了个梦,梦到一位具有经国济世之才的人,命令下属去找。这样才把傅说招到了身边。武丁得到傅说之后,君臣相得,终于收到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商王有时还会从俘虏、罪犯、奴隶中选取一定的人,选拔为官员。殷商时期,贵族和地方伯长经常向商王朝进贡甲骨,商王会派一定的人员对这些甲骨进行检视,甲骨文中称为“示”。
商朝对官员有一定的培养机制。商朝很善于在实践中培养官员的行政能力。商王小乙在位的时候,曾让儿子武丁到民间去锻炼,武丁“有所劳苦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也”(《尚书·无逸》马融注)。小乙这么做,其实就是让武丁在实践中知道民间的疾苦,从而能在自己当政之后,更好地行政。小乙在位的时候,就将王位传给了武丁,也是为了让他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增强执政能力。
为了培养官员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商朝的统治者建立了一定的官员培训机构。其中有这样一个机构,在里面接受培训的各级官员都被称为“小臣”。为便于区分,商人在称呼他们的时候,有时就在“小臣”后面加上他们所来自的族,如“小臣墙”就来自墙族,“小臣系”来自系族;有时则在“小臣”前面或中间加上他们当时正在从事的职务,如“马小臣”是主管与马有关事务的,“卤小臣”是专门管理盐务的,“小丘臣”是管理商代基层社会组织丘的。商朝是通过让这些小臣在不同阶段担任不同职务的方式来锻炼他们的行政能力的。
商朝皇帝传承谱
商王可谓是商朝的最高统治者,即使这样,商王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也会受到监督。商王会对官员进行监督。商王武丁继位之后,曾经“三年不言……以观国风”(《史记·殷本纪》),武丁这三年实际上在观察各级官员的情况,从而可以在开口言说执政后,更好地任用和罢黜官员。果然,武丁开口执政后,行政的效果得到了极大改善,“言乃雍”(《尚书·无逸》)。武丁“以观国风”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对官员进行监督的一种方式。
商王太甲在位时,伊尹“制官刑,儆于有位”(《尚书·伊训》),就是制定了监督官员的法律,来惩戒违法的官员。商代中后期的君王盘庚曾经明言“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盘庚所受惩罚的依据就是针对官员的法律。
对于商朝而言,尽管最后还是不可避免被灭亡,但是盛世时代的商朝确实有着能够维持盛世的一面实力!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