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有哪些山
日期:2021-05-08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山海经》是一部非常神秘的中国古书,它光怪陆离,气象万千,且包容量巨大,有横跨亚欧之势,然而又无明确史实,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解读。
《山海经》中的《山经》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内容庞杂,充满神奇又与现实若即若离,解读起来当然非常困难,以至于有人认为其中的“西山经”写的是美洲大陆西岸包括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在内的科迪勒拉山系,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山经》部分涉及的山真可谓成千上万,不计其数,其中的绝大多数我们都没听说过,要想完全解读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可以根据大家熟悉的山以及河海湖泊做出大体的判断。
《山经》包括五部分,分别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其中包含大家熟悉的信息最多的是“西山经”、“北山经”和“中山经”。
“西山经”中提到了华山、阴山、天山、昆仑山等山脉,多次出现渭河,黄河也谈到了几次,另外还涉及了泾水(渭河的重要支流,“泾渭分明”一词即与之有关)和汉水,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山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西、秦岭以北的山脉。“西山经”中讲到了一座大时山,说此山山南有涔水,注入汉水,山北有清水,流入渭河。很明显,大时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一段。
在“北山经”出现的名山有北岳(恒)山、太行山、王屋山、燕山,为人熟知的河流则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清漳水、浊漳水,另外,其中谈到的河流几乎都是最后汇入渤海,显而易见,“北山经”和山西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说,这部分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东、太行山燕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山脉。
“东山经”中出现的山为人熟知的很少很少,但其中有鼎鼎大名的泰山,而且其中提到在无皋山上往东可远眺扶桑(古代中国以东的岛国,一般认为是指日本),所以,笔者推断“东山经”写的是黄河下游以东,长江以北的山脉。之所以认为“东山经”讲的是长江以北的山,是因为“南山经”中出现了太湖。
“南山经”和“东山经”一样包含着很多大家都不熟悉的信息,其中的山几乎没有一座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这一部分提到的河流大都注入南海,而且有一条河名为佐水(古代“佐”同“左”),和广西西南部的左江极为相似,因此,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南山经”主要写的是长江以南的山脉,但属于华中地区的湖南应该除外。
“中山经”中的山脉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一线以及四川重庆的江北地区,比如河北东部的首阳山(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活活饿死的地方),河南的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泰室山(即太室山,嵩山的一部分)、青要山、熊耳山,湖北的荆山,湖南的洞庭山、衡山,川北的岷山等等。另外,“中山经”明确提到中岳(嵩山)在中部第六列山系。可以作为证据的还有这一部分的一些河流,如黄河、长江(古人认为岷江为长江之源)、洛河和伊水(洛河的支流)。
嵩山是座名山,众所周知,但“中山经”中的另一座属于河南的山——青要山,笔者是通过河南戏曲豫剧《情系青要山》了解的,此山位于河南省新安县,是座地方名山。因此,笔者大胆推测《山海经》中的山大多是地方名山,而且《山海经》作者记录的山名可能主要来自地方方言,这也是它难以解读的一个原因。
尽管《山海经》中有很多解读的神奇和谜团,但这本书写的是中国的山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其中的《海经》则的的确确有横贯亚欧、包罗全球之势,当然解读起来也就更难。
《山海经》中的《山经》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内容庞杂,充满神奇又与现实若即若离,解读起来当然非常困难,以至于有人认为其中的“西山经”写的是美洲大陆西岸包括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在内的科迪勒拉山系,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山经》部分涉及的山真可谓成千上万,不计其数,其中的绝大多数我们都没听说过,要想完全解读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可以根据大家熟悉的山以及河海湖泊做出大体的判断。
《山经》包括五部分,分别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其中包含大家熟悉的信息最多的是“西山经”、“北山经”和“中山经”。
“西山经”中提到了华山、阴山、天山、昆仑山等山脉,多次出现渭河,黄河也谈到了几次,另外还涉及了泾水(渭河的重要支流,“泾渭分明”一词即与之有关)和汉水,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山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西、秦岭以北的山脉。“西山经”中讲到了一座大时山,说此山山南有涔水,注入汉水,山北有清水,流入渭河。很明显,大时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一段。
在“北山经”出现的名山有北岳(恒)山、太行山、王屋山、燕山,为人熟知的河流则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清漳水、浊漳水,另外,其中谈到的河流几乎都是最后汇入渤海,显而易见,“北山经”和山西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说,这部分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东、太行山燕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山脉。
“东山经”中出现的山为人熟知的很少很少,但其中有鼎鼎大名的泰山,而且其中提到在无皋山上往东可远眺扶桑(古代中国以东的岛国,一般认为是指日本),所以,笔者推断“东山经”写的是黄河下游以东,长江以北的山脉。之所以认为“东山经”讲的是长江以北的山,是因为“南山经”中出现了太湖。
“南山经”和“东山经”一样包含着很多大家都不熟悉的信息,其中的山几乎没有一座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这一部分提到的河流大都注入南海,而且有一条河名为佐水(古代“佐”同“左”),和广西西南部的左江极为相似,因此,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南山经”主要写的是长江以南的山脉,但属于华中地区的湖南应该除外。
“中山经”中的山脉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一线以及四川重庆的江北地区,比如河北东部的首阳山(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活活饿死的地方),河南的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泰室山(即太室山,嵩山的一部分)、青要山、熊耳山,湖北的荆山,湖南的洞庭山、衡山,川北的岷山等等。另外,“中山经”明确提到中岳(嵩山)在中部第六列山系。可以作为证据的还有这一部分的一些河流,如黄河、长江(古人认为岷江为长江之源)、洛河和伊水(洛河的支流)。
嵩山是座名山,众所周知,但“中山经”中的另一座属于河南的山——青要山,笔者是通过河南戏曲豫剧《情系青要山》了解的,此山位于河南省新安县,是座地方名山。因此,笔者大胆推测《山海经》中的山大多是地方名山,而且《山海经》作者记录的山名可能主要来自地方方言,这也是它难以解读的一个原因。
尽管《山海经》中有很多解读的神奇和谜团,但这本书写的是中国的山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其中的《海经》则的的确确有横贯亚欧、包罗全球之势,当然解读起来也就更难。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