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蔡文姬的曲折爱情故事,到头来两手空空以泪洗面

蔡文姬的曲折爱情故事,到头来两手空空以泪洗面

日期:2019-10-1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女人的欲望,极富弹性。如果力所能及,她们就会摘星星、捞月亮,天下的好东西,件件都要。倘若没机会,她们也可蓬门荜户、布衣菜根地过一生。不像男人那么野心勃勃,张口闭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女人只须跳过三道坎儿,一辈子的幸福就算到手了:一,有个好出身。二,嫁个好丈夫。三,养一群乖孩子。民谚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看来,婚姻是女性人生中祸与福的分水岭。

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神奇地跨过了这道分水岭,不是一回,而是三次;可惜,她冤魂缠腿,步步招灾,嫁一回,错一回。到头来,两手攥空拳,朝夕以泪洗面。

查一查祖宗十八代,蔡家称得上官宦之后,名门望族。范晔的《后汉书》也为这个家族说好话,史家居然一口气上溯六代,抬出了誓死不保王莽的蔡勋先生,这才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恐怕再过一万年,都令人拍案称奇。蔡家祖坟里埋着这等高洁的先人,后世儿孙也倍儿有面子。虽说现代人早就抛弃了龙生龙、凤生凤的“血统论”,可是,谁也不愿意擎受一个“臭底子”。

蔡勋开了个好头儿。蔡邕这一代,依然家风未改。没听说蔡邕还有别的子女,其实,也无所谓,养出一个爱女——蔡文姬,就足够了。

蔡文姬是民间的叫法。她姓蔡,名琰,字明姬。西晋文人,为了避司马昭的名讳,便改称“文姬”了。叫“文姬”更好,这位秀外慧中的姑娘,简直是“文曲星”下界。她在人间走一回,似乎就为了耍笔杆儿,留下一些漂亮辞赋。天才,用不着“头拱地”、下苦功,那些莫名其妙的资质,往往是娘胎里带来的。

蔡文姬,前世修来个好家庭。论门第,祖一辈,父一辈,紫袍金带——富贵。论出身,老爹学识渊博,才艺双全,是名重一时的文坛领袖——显赫。论资质,蔡文姬通音律,善辞赋,博闻强识,过目成诵。一笔锦绣文章,小嘴儿还“叭叭响”。环境还用说吗?大姑娘,小宝贝,在家她就是老天爷。蔡文姬很快就出落得亭亭玉立、貌美如花了。蔡府墙高,也挡不住媒婆子,很早,父母就给她利利索索地订了婚。婆家住河东,也是书香门第。丈夫满肚子墨水,名叫卫仲道。

一切都非常顺遂,该满足了吧?洞房花烛之夜,卫仲道家,喜气洋洋。蔡家小姐像一朵娇艳的海棠花,盛装端坐。她环顾四周,娇羞地笑了。只是,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不到明天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她心下揣摩的,竟是昨夜闲置的半截儿短诗。这个才女,对人间烟火爱答不理,全靠精神生活过日子,完全是一种怪异的生活方式,西方人称之为“贵族品质”。

大宅门,抬出来的蔡文姬,就是未经册封的贵族。可惜,迎候这位大才女的,并非想象的诗情画意。蔡文姬的第一场婚姻,画出了一道分水岭,从此,她结束了养尊处优的小日子,开始没完没了地走下坡路。

当头第一棒——卫仲道死了。小伙子福薄命浅,像个戏份不多、又无人替代的“龙套”,刚陪蔡家小姐乐呵呵地跑了一年,便偃旗息鼓,彻底退出了舞台。卫仲道咯血而亡,这是天灾。亡夫尸骨未寒,婆家就节外生枝,闹出人祸。蔡文姬痛楚地整理着孝服,如今,她早就不是新娘子了,已经沦为飘蓬断梗的小寡妇。往后的日子还长哩,怎么过呀?想乖乖地守寡都不成,婆家人明里暗里挤兑她,直欲除之而后快。原因很简单,蔡文姬结婚之后,还没有生过孩子,怎么说,也是个“外姓人”。

迎面第二棒——婚后无子。除非死心塌地做“两份收入,不要小孩”的“丁客(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或者生理有毛病;否则,不生育便无法向外界交代。更何况,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哪个朝代,都瞧不起“绝户头”。没有子女就没有希望,谁肯逢迎一把老骨头呢?偏偏蔡文姬两口子婚后无子,婆家老少,天天吊着一张哭丧脸。他们放刁使性,指桑骂槐,事事拿捏外姓人。蔡文姬何等聪明?她压根儿就不受这份窝囊气。反正活寡也守够了,干脆拾掇拾掇——回娘家。

古代妇女回娘家,有很多说法,大概两个意思:其一,娘家来接,叫做“省亲”;其二,自己跑回来,或者被婆家遣送回来,等于“退亲”。蔡家人眼巴巴地望着小姐款步而归,上上下下都窃窃私语。谁不明白呀?这是给婆家撵出来了。

蔡文姬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可是,娘家也算不上保险箱,在这儿能躲得一时,却躲不过一世。更大的灾难,说话就来。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