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道”科考之记者手记:考古工作者的十八般武艺
日期:2017-09-28
来源:故宫历史网
编辑:阿名
阅读: 次

沿途风光,雪山仿佛近在咫尺
很多人听说或者了解过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但是你见过他们工作之余的状态吗?今天跟随亚心网记者的镜头,走近“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科考考古工作者的日常生活。

沿途风光
6月12日,科考队进入了大裕勒都斯古道(又称开都河古道),这里是除了小山道外连接焉耆盆地和巴音布鲁克草原的重要通道。

沿途风光,一天能遇上四种季节,前几个小时路上还是郁郁葱葱的树,再往前走却又进入了冬季。
由于古道上有些古墓群在距离居民居住点很远的地方,为了研究它们的秘密,考古工作者除了要自带扛晒、扛饿、扛冻的基本技能外,生火、开车、骑马、多语言……他们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
还记得这次在二号营地的时候,看着覃大海老师和穆桂金老师用仅有的一点材料就把火生起来了,旁边的马赛老师开玩笑说:“这帮老头儿真厉害,换我们估计今晚就得受冻了。”


科考车辆上得了山过得了河
这里的开车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开车,记得前几天大家调侃说“颠得腹肌都出来了”,大家可以想象路有多难走,跋山涉水过草地,完全要满足一个专业赛车手的条件。
但是,即便是这样,有些地方开车都没办法走,因为都是"马"路,所以只能依靠马了。记得去年第一次参加科考活动,看着巫新华老师在草原上骑着马飞奔,我着实被那种英姿飒爽震惊到了,他俨然是一个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人。有些马路更是在悬崖边上,亦或是你骑在马上感觉路是立起来的。“像这样的都习惯了,因为这边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遗迹点都在偏远的地方,几十年就这样练出来了。”巫新华老师如是说。

翻开《裕勒都斯草原历史资料汇编》你是不是也犯懵

《裕勒都斯草原历史资料汇编》插画
其实,他们很多人都是多语言者。记得第一天在同屋的马赛老师那儿看到一本《裕勒都斯草原历史资料汇编》,原本打算临时恶补一下,但翻开书本的一瞬间就呆住了,除了文言文、象形文字和各种外文外,还有许多圈圈画画的插图,如果是跟我一样的人,那真的会抓瞎。

山路崎岖,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有驴友的车子因下雨河流湍急被困,科考队队员巴图、邵风雷、索贵均前去救援,顺利救出被困车辆。
除了书面上的各种语言外,跟人的交流也是极其重要的。譬如这次的“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科考,走的很多古道上都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牧民,有的牧民汉语说的不是很好或者压根儿不会说汉语,为了了解“路该怎么走”、“地名叫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那得好好做做功课,否则真是让你摸不着头脑。

科考途中,亚心网特派记者闫小芳骑马走山路。
除了这些,考古工作者的其他技能也是相当丰富,搭帐篷、修车、做饭、电工、水工……通通不在话下。

亚心网特派记者吕伊晗趟水过河

科考队员们骑马过河。
(亚心网特派记者 闫小芳 吕伊晗 部分图片来自环球资讯记者 罗来安 科考队队员 邵风雷)

相关搜索:
相关文章:
- [考古发现]陕西石峁遗址出土乐器口簧见证欧亚文化交流
- [考古发现]考古表明: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裕民文化是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开端
- [考古发现]第二次青藏科考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新发现26处史前人类活动相关遗迹
- [考古发现]河北泥河湾遗址群发现160万年前草原猛犸象脚印以及人类文化遗物
- [考古发现]内蒙古发现约2000年前的鲜卑族墓葬群
- [考古发现]蒙古国匈奴墓地里洛阳考古人发现汉代铜镜
- [考古发现]新疆青河三道海子遗址群
- [考古发现]“2017年丝绸之路——天山道”巴音布鲁克综合科考正式启程
- [考古发现]“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第三天:古道至今还有人在行走
- [考古发现]“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第二天:阿拉沟古道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精彩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