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大凌河中上游地区红山文化考古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凌河中上游地区红山文化考古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日期:2019-07-16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大凌河中上游地区是红山文化遗存的核心分布区,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区域内已经发掘了阜新胡头沟墓地、东山嘴遗址、牛河梁遗址、东山岗墓地、田家沟墓地、半拉山墓地等,这种较为集中分布的特殊遗存为研究红山文化墓葬埋葬习俗、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礼仪制度等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材料。由于发现和发掘的红山文化遗存以墓葬(牛河梁遗址)和特殊性质遗存(东山嘴遗址)为主,而少见日常生活遗存,与此种特殊行为相关的人群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却因为缺乏实证资料而成为考古学研究的瓶颈。

  近年红山文化墓葬被盗掘情况较为严重,加上辽西地区环境破坏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损毁,多处红山文化遗存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甚至存在消失的危险,开展系统的考古工作势在必行。鉴于此,2016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了《大凌河中上游地区红山文化考古工作计划(2016-2020年)》,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开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喀左县博物馆、建平县博物馆、凌源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对上述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了解红山文化遗存的分布及保存情况,为接下来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截至目前,新发现红山文化遗址(墓地)416处,其中遗址340处、墓地76处,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此次调查,主要沿大凌河(含部分老哈河流域)及其支流两岸台地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红山文化遗址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山坡、平缓山梁的梁顶、顶部开阔平坦的山丘顶部;墓地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山梁顶部或独立的山丘顶部,少数墓地分布在缓坡处。遗址和墓地多沿河分布,两河交汇区域遗址和墓地较丰富,遗址多选择临近水源、背风向阳、地势开阔平坦的位置。在调查区域南部的大凌河西支、大凌河南支、第二牤牛河和老哈河中游南段地区,红山文化遗址和墓地多相伴分布,墓地多位于山梁、山丘的顶部,遗址多位于离墓地不远的坡地上。在调查区域北部的老哈河中游北段和蹦蹦河地区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存中,遗址分布密集,遗址数量远远高于墓地数量,在遗址分布的密集区极少发现有墓地。

大凌河中上游地区红山文化考古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门腰子梁顶遗址采集遗物

  在遗址中采集的遗物有陶片和石器等。陶片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夹砂陶火候低,陶质疏松,多饰“之”字纹,兼有刻划纹、压印指甲纹、席纹等。泥质陶包括泥质红陶和泥质灰陶,素面为主,有些饰“之”字纹、黑色彩绘、红色彩绘等。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石耜、石磨盘、石磨棒、细石器等。墓地采集遗物以祭祀陶器为大宗,兼有少量的石器和骨器。陶器主要为陶筒形器残片,兼有少量塔形器残片。 石器主要为细石器。

  经过两年多的调查,基本上弄清了喀左、建平、凌源地区的红山文化分布状况,初步掌握了遗址和墓地的分布规律,为下一步调查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上述调查资料的获得,为全面研究大凌河流域红山文化分布、内涵、分期、聚落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将进一步推动红山文化的深入研究。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