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探访北京平谷的“三界碑”与万里长城

探访北京平谷的“三界碑”与万里长城

日期:2019-04-05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北京平谷的鈥溔绫澯胪蚶锍こ

平谷区红石门村大松木顶三省界碑。

北京平谷的鈥溔绫澯胪蚶锍こ

 修缮后的将军关城垣遗址。

   说起长城北京段的东起点,就不得不提到在驴友圈里颇为有名的“三界碑”,以及由“三界碑”而衍生出来的“一脚踏三省”景区。

    咱们国家有不少三省交界点,所处的位置各有特色。比如皖鲁苏的三省交界点是一口井,被称为“三省井”,井台侧壁分书三省名,井上后来添了一小亭。喝一口这井里的水,等于饮了三省之水。滇川贵的三省交界点是一处河道,称为三江口。大部分三省交界点都竖有三棱柱的界碑,三面分别镌刻着三省的全称或简称。京津冀的三省交界处,就立有三棱柱的界碑,这个“三界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立于明长城的敌楼基座之上。

    平谷明长城为明长城北京段最东端,蜿蜒于东北部群山间,东起河北省兴隆县、天津市蓟县和北京市平谷区交界处的金海湖镇红石门村大松木顶。这里有座敌楼,多年风雨蚕食仅剩楼座。就在楼座上,树立着北京、天津、河北“三界碑”。北京地区靠近“三界碑”的就是红石门村,该村四面环山,植被覆盖率高,借着村北山顶明长城和“三界碑”的资源,开发出“一脚踏三省”景区。“三界碑”海拔600多米,从这里可以看到山下北京方向的水库、天津方向的小山村、河北方向的山路,还可以看到蜿蜒远去的长城残墙。

    生活在“三界碑”附近的居民有喜有忧,以前他们打电话时,一不小心就被收了“漫游费”。京津冀协同发展后,漫游费取消了,用起电话来也放心了。站在“三界碑”处,甚至可以望见有“京东第一大集”之称的靠山大集。已有600多年历史的靠山大集名声在外,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京津冀三地的商贩和顾客。

    这一期的“长城春秋”,就从“三界碑”所处的敌楼开始,为读者介绍平谷区长城的特点。

    “三界碑”处 长城多为“干碴边”

    平谷境内长城为北齐始修,沿用至隋唐,至明代进一步重修、加固和完善。近年在桃棚、魏家湾一带,发现了一段明以前的长城,专家基本认为北齐长城。

    作为南北朝时期的割据政权,北齐虽然仅存在28年,但其确实大规模修筑了长城。《中国长城沿革考》记载:“天保三年(公元552年),自西河总奏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六十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北史·斛律羡传》亦有记载,那时修筑的长城,应该经过平谷,而且周边邻县也发现了北齐长城遗址。

    平谷境内的明长城为蓟镇长城的一部分,全长48.52公里,属蓟镇马兰路、墙子路管辖。明《四镇三关志》等典籍记载:明洪武、永乐年间建关隘,嘉靖三十年建造边城,嘉靖三十六、三十八、四十四年、隆庆元年进行修缮,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建造空心敌台。此外,现存碑刻分别记录万历、天启、崇祯年间修造边墙和营寨的情况。

    “三界碑”就是平谷明长城的起点。从“三界碑”处仔细观察天津段的长城,全部是用干垒的方式筑成。这种全为毛石垒砌为简易石墙、没有使用包浆的长城,当地称“干碴边”。从“三界碑”放眼西望北京段的长城,将军关至三界碑段长城不是用城砖砌的,用的是当地的山石料,因此损毁很严重。近年当地已经整修过了,原本残存的城墙、长城墙体之上的乱石基本上见不到了,原来用石块砌成的长城已经用白灰进行填缝勾边,所以北京段的长城通体看上去都是白色的,十分醒目地逶迤于山脊之上。

    长城自“三界碑”所处的敌楼起始进入北京,沿区界向西北至黄松峪乡,经南独乐河镇,向北经山东庄镇、熊儿寨乡、镇罗营镇等6个乡镇19个村,至镇罗营镇北水峪挂弓顶,出平谷境,进入密云、兴隆境内。从历史照片上来看,长城平谷段在一整片的青峰翠峦中,以古朴雄浑之势无限向西北方延伸,在崇山峻岭之巅蜿蜒曲折,腾挪伏跃,勾勒着群山的轮廓,一眼望不到尽头。

    平谷明长城大致为东南至西北走向,城墙依山势而建,多处以险为障,以崖代墙。由于年代久远,墙体损毁严重,一般高3至5米、宽1至4米不等。墙体、墩台、垛口均呈梯形结构,上小下大,收分明显,增加了长城的坚固性。而关隘、敌楼以条石作基,大城砖垒砌,其余皆以当地山石垒筑,即“干碴边”。如镇罗营玻璃台段边墙采用当地花岗岩,这在其他地区很少见。南水峪关口北侧半山处,保存着当年修长城的采石场,面积约几百平方米,可以看到已经凿好及正在开凿的大条石或开采的石料,还有裸露的大块花岗岩。石头垒砌的边墙以石灰抹缝,墙芯以碎石块和黄土夯筑,上面平铺石片。马道以石块砌平,缓处为漫坡,陡处以条石砌筑台阶,在墙体内侧较陡处用大石块垒成梯阶,以便士卒马匹行走。

    在古代,修造长城往往采用分段包修的方式,七八十丈、百八十丈的一段城墙,大致需数千官军,还会有诸多民夫。就是修造一座敌台,也颇为不易,如平谷区的“补修榆树岭敌台”刻石所记:“真定民兵营,奉文秋防补修。本年春防,原派墙子路镇虏关地方榆树岭二等敌台一座。底阔周围一十四丈,收顶一十三丈,高连垛口三丈五尺,俱用行凿细石坐基……方砖墁顶,上盖望房三间,券门一座,门窗俱全。督率兵士,于本年七月二十六日兴工起,至十月初六日止,遵依合式修完,坚固堪垂义。管垒砌把总李大器,管工旗牌杜峰,石匠赵崇德,泥水匠孟祯。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十月初六日立。”由正七品把总“管垒砌”,下约有战兵440人,且不说是否有民夫,修造两个多月,可见施工之艰辛。

    五座关口扼守京东北

    为便于防御,在长城沿线的两山之间、山河之间,往往要修筑诸多关口,并派遣重兵把守。这些关口平时是长城沿线商旅与百姓进出的通道,战时则是进攻和防守的重点。明长城平谷段沿线共建有彰作里关、将军关、黄松谷关、南水谷关、北水谷关5座关隘,今多毁弃,甚至已遗迹无存。

    将军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进入北京段东端的第一座重要关口,位于平谷东北部,东与天津蓟县接壤,北与河北兴隆毗邻。历史上为咽喉要道,系兵家必争之地。明《四镇三关志》载:“永乐年建正关水口,东西墩空,大段头山墩空,通众骑,极冲,迤西通步缓。”民国三十三年《蓟县志》载:“将军石在将军关村北之阳,石高三丈六尺,兀然矗立,形基壮伟,上刻‘将军石’三大字,为明成化参将王杞书,关遂亦以此石之名名之。”1959年4月平谷县第一次文物普查登记表亦记,“将军石为一高约6米、直径约3米的大岩石,南面嵌有两块石匾,均刻‘将军石’三字,一为明成化时刻,一为明万历时刻”。

    将军关大部建筑毁于战火,就连将军石上的匾额,也毁于“文革”,唯巨石屹立。现存关城基址,东西长120米,南北宽80米。关城内从防御角度设计的“丁”字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还保持原有布局,现多已无存了。城楼东侧有敌台遗址,基础为大块条石垒砌,上为砖筑,内侧建一石券门,可拾级而上。上有回廊式铺房,基础保存完好。券门左右墙体砌10个“U”形凹槽,间隔2.9米,以异形砖拼砌,上深下浅,极为平滑。这些凹槽不是面向关外,而是设在面向关城一面,其用途或说上下运送东西的溜道,或说雷石口,或说排水设施,尚无定论。2002年,对将军关遗址抢险修缮,整治周边环境和修整登山步道。修缮中,发现部分墙体、敌台中间以石头垒筑,外以单层或多层城砖包砌。可见此段长城曾多次修缮。同时,清理出石雷、铁炮、炮弹、铁镐、铁铲、铁箭头及明崇祯七年分修边墙城志等文物。在其他段长城,如黄松谷关还发现铜炮等重要文物。

    南水谷关,位于镇罗营镇张家台村东南,据《四镇三关志》载:“南水谷关,洪武年建,正关河口,平漫,通众骑极,余通步缓。”此处关口地势平缓,宽60米。原有关城一座,现存关城基址清晰,长约800米,宽120米,为石砌土墙,北有校军场。

    在南水谷关、北水谷关西边,当初还有一座猪圈头关,后改为镇虏关,清时改作镇罗关,所守的应是南水谷、北水谷两个小关口。如《畿辅通志》所记:“关之北三里曰北水谷,南八里曰南水谷。成化中,各因山增设二关。”这“关之北”之关,即是猪圈头关。或因此关守卫南北水谷二关,且在二关之上,才有“上关”之称。今关上村东两山间,旧有南北向一道城墙,长约二里来地,村人称作横城子。横城子北头山上,有一座方城,称作北城。横城子东边约二里来地,还有一座上关城,今遗址尚存。

    明代平谷驻有8座兵营

    长城内外,建有各种城堡,明代称为营寨,即各种兵营,与长城构成掎角之势,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平谷境内共有将军石营、峨嵋山营、熊儿谷营、镇虏营及黑水湾寨、峨嵋山寨、鱼子山寨、熊儿谷寨8座营寨。

北京平谷的鈥溔绫澯胪蚶锍こ

 山东庄镇鱼子山崇光门。

    峨嵋山营位于南独乐河镇峨嵋山村北。明《四镇三关志》载:“峨嵋山营,城堡一座,永乐年(公元1403-1424年)建。”从北至南依次分为上、中、下三营,上营为石筑营墙,东、南、西三面设有砖券门楼,南门上镶嵌“峨嵋山营”石质匾额。建筑毁于抗战时期,仅存北部残墙,长120米,宽5米,高5米。中营、下营没有营墙,下营西南有校军场一处。

    镇虏营位于镇罗营镇,与密云接壤。明《四镇三关志》载:“镇虏营,城堡一座,原为猪圈头营,永乐年(公元1403-1424年)建。”清《畿辅通志》载:“镇罗关,在墙子岭关南。县东六十里,有二城,东为新城,西为旧城。北去墙子峪三十里,有把总戍守。其东南接蓟州之将军关。镇虏营下关及寨五:鱼子山寨、熊儿谷寨、南水谷关、北水谷关、灰石口寨,俱洪武年建(《四镇三关志》)。”镇虏营分上营、下营,应该是先建下营,两营东西城门贯通,中间相隔近百米长马道。西边的下营设东西二门。西门上镶嵌“镇虏营”石质匾额,东门上镶嵌“北边雄镇”石质匾额。西门外有30亩衙门地、校军场等。

    鱼子山寨位于山东庄镇鱼子山村西北。据《四镇三关志》载:“鱼子山寨,洪武年(公元1368-1398年)建,通步缓。”建有围墙,以山石垒砌,南北设门,北门无存,仅存南门楼。南门楼为一座过街楼,已经多次重修。下为券拱门,南北贯通,以供出入,南侧上书“崇光门”3个楷体大字。上为单层楼屋,面阔一间,硬山顶,上覆筒瓦,调大脊。过去楼内供奉关公坐像,泥塑,故称老爷庙。抗战时期,平(谷)密(云)兴(隆)联合县县委书记李子光等常在此开会研究工作,故当地又称“子光楼”。

    熊儿谷寨位于熊儿寨村委会北。《四镇三关志》载:“熊儿谷寨,洪武年(公元1368-1398年)建,正关河口,通单骑,冲,余缓。”近年修建的花峪水库就是过去的河口,即关口处,明代长城由南往北蜿蜒而去。熊儿谷寨石筑寨墙,设北门、南门及西门,东面临山,当地人称“石头城”。这些门没有城门楼,就是山里人家一样的简陋稍门。

    熊儿谷寨往西不远处是九里山。当地人相传,此处驻守的军队大约30来人,头领是把总,并说把总就是武举以下的人做的官,而把总就住城北部中间位置。据说那里过去有一座火神庙,老着火,就给拆了,然后盖成把总办公之所了。

    清代职责改为守护东陵

    随着朝代更替,明朝被推翻,清朝建立,过去的边关重镇失去了旧有的军事作用。不过,平谷境内的营寨和城堡却被继续利用,其职责变为守护清东陵及东陵“后龙之地”。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86年)《遵化通志》专设《陵寝志》,记载雾灵山为东陵后龙之地,遵化、蓟州、密云、平谷各州县皆为“附近陵寝禁地”。自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始在遵化马兰峪修建东陵起,至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开禁,“后龙之地”封禁了254年。

    《遵化通志》“营制”记载:“马兰镇,总兵一员……以守护陵寝。”“驻遵化州马兰关,辖本标左右营,并余丁营,兼辖遵化、蓟州、曹家路、墙子路、黄花山等营”。“右营驻本标,守护风水围墙迤西。守备一员,辖本营,并余丁营暨黄崖关、青山岭、将军关等三汛。”“将军关汛,把总一员,守兵五十五名。”又记载:“墙子路营,驻密云县境墙子路,守护风水后龙地。都司一员……辖本营,并镇罗关、杨家堡二汛。”“镇罗关汛,把总一员,外委一员,额外外委二名,马兵三名,守兵一百名,营马五匹”。

    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作“汛地”。清时将军关为右营所辖,守护陵寝;镇罗关为墙子路营所辖,守护陵寝的“后龙之地”。并可见其驻兵之大概。

    这些关隘、营寨多已无存,名字或作为地名或作为乡村名却保存下来,如彰作、黄松峪、南水峪、北水峪、峨嵋山、镇罗营、黑水湾、熊儿寨等,至今还在使用。

    平谷境内的长城,作为明前长城和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早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称得上“长城边关征战地,今为胜迹壮河山”。可惜的是,虽然长城平谷段是明长城进入北京段的起点,但是平谷段从未对外开放,原因是由于年代久远,平谷的长城损毁非常严重,大部分墙体坍塌、乱石堆砌、杂草丛生、轮廓不清,不适合野外攀爬。“十三五”期间,北京将打造北部的长城文化带。作为长城文化带四个组团之一,平谷红石门至将军关长城段的文物保护成为平谷区的一项重点工作。平谷区还计划将红石门长城打造成红石门景区,未来这一从未对外开放过长城的区县,也有望向市民开放重点长城段。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