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春秋战国 >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的孙子为啥戒除酒肉七年?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的孙子为啥戒除酒肉七年?

日期:2017-07-1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齐桓公雕像

齐国自齐桓公后陷入了群公子争权的混乱状态,因而丧失了霸主地位。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他秉承了齐桓公的霸气,立志要重振祖父雄风,在晋、楚争霸中夺得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出现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件,使他的梦想幻化为泡影,为此他励精图治施行仁政,七年不喝酒、不吃肉,付出诸多艰辛,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这事要从齐顷公接班不久,齐国由乱入治的时候说起。公元前592年,晋国的郤克、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曹国公子首同时受命出访齐国,有趣的是,这四个人虽然都是国家重臣,但同时又都身体残疾,郤克是瘸子、季孙行父是秃子、孙良夫是独眼龙、公子首是罗锅,这四个人参拜齐顷公,那真是空前绝后的笑料。会见结束,齐顷公便将这事当笑话讲给母亲萧同叔子听,其母笑的喷饭,表示要亲眼看看,于是齐顷公安排了二次接见。

萧同叔子找来四位与使者一样的接待人员,分别是:跛脚、光头、瞎了一只眼的、驼背的,四位残疾接待陪着四位残疾使者,那场景绝对比赵本山的小品好看。齐顷公用一块帷幕挡住萧同叔子与一帮嫔妃宫娥,但却挡不住她们前仰后合的笑声,这下可惹恼了郤克与孙良夫,这一个瘸子一个独眼气哼哼地走出大殿,来到门口两人一个门里一个门外,商量着如何惩罚齐顷公,商量了很久,又听到一片笑声,抬头看见萧同叔子站在高处正偷偷看着他们,于是二人摔袖而去。郤克发誓不雪此辱绝不渡过黄河,回国后,他要求晋国出兵但遭到拒绝。正当诸侯找不到伐齐的理由时,齐顷公却带兵侵犯鲁国边境,由此挑起了事端,引发了一场多国战争。

公元前589年,齐顷公攻入鲁国的龙邑,战斗中他的宠臣被鲁国俘获,齐顷公说,别杀,把人还我,我就撤军。鲁国人没听,杀了他的宠臣,并陈尸示众。齐顷公大怒,亲自击鼓拿下了龙邑,接着向鲁国纵深挺进。路上遇到了卫国的孙良夫,击败卫军继续前进,战败的孙良夫没有回国直奔晋国而去。鲁国也派季孙行父去晋国求援,于是晋景公派郤克率领三军驰援,两军约定天明决战。

第二天清晨,齐顷公下令说,趁敌人埋锅造饭,我们率先出兵打他个出其不意,等消灭了敌人,我再吃早饭。于是没有披挂整齐就杀入晋军,战争没有像齐顷公想象的那么顺利,而是异常惨烈,晋国是当时的霸主,实力强于其他诸侯的一倍,况且还有鲁国、卫国、曹国以及戎人的联军,所以齐国惨败。齐顷公率领残兵一路奔逃,被联军追的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结果被晋国韩厥追上,齐顷公的司机逢丑父假扮顷公,命令顷公下车取水,掩护顷公逃脱。

齐顷公逃回国后派遣大夫国佐前往讲和,郤克代表联军提出四个条件:一是把纪国的鼎奉献给晋国;二是退还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三是齐国的耕地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四是萧同叔子到晋国作人质。国佐对第三、第四条断然拒绝。他说,如果把齐国耕地改为晋国的东西向等于齐国已经灭亡,萧同叔子是齐侯的母亲,齐侯的母亲相当于晋侯的母亲,如果晋侯的母亲可以去齐国作人质,那么齐侯的母亲也可以去晋国作人质,如果你们坚持第三、第四条,那么请求重新再战。郤克看到国佐态度强硬怕把事情闹僵,于是与齐国达成协议,然后联军撤退。

这次战败给齐顷公泼了一盆冷水,也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轻率和不自量力,自此,他七年不喝酒不吃肉,《公羊传》说:“鞍之战,齐师大败,齐侯归,吊死视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他总结经验教训,亲自吊唁战死的将士,探视受伤的兵卒,安抚百姓和士族,他的举动终于感动了霸主晋景公。公元前583年,晋景公要求鲁国、卫国交出土地还给齐国。

鲁、卫两国争辩,季孙行父说,土地本来就是鲁国的,为什么要给齐国?再说,霸主应该讲究信义,这样才能永久得到诸侯拥护。晋景公大怒说,一国之君七年来不喝酒不吃肉,你们做臣子难道就没有过错?鲁、卫两国终因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乖乖地将土地交了出来。不久,七年戒酒戒肉的齐顷公在忧郁中死去。

齐顷公轶事典故

取名无野

齐惠公的小妾萧同叔子怀孕。因为她的地位卑贱,所以不敢说出来。她拿了一些柴草把儿子生在田野中,又不敢抚养他。有只野猫来喂奶,鹯鹰来掩护他,有人看见就把他收养起来,因而给他取名叫“无野”。这就是齐顷公。

灭此朝食

灭此朝食,出自齐顷公在鞍之战前激励齐军将士之语:“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意思是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