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感受和了解"音乐僧人"的真实生活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带你感受和了解"音乐僧人"的真实生活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
红安天台寺,位于鄂豫交界的天台山,隋唐时期就有寺庙建筑。2014年5月,中国第一所佛教音乐学院——红安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在这里成立。
近日,记者走进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感受和了解“音乐和尚”的真实生活。
天台山前,四面悬崖,像一个连接天空的平台。在雾气环绕溪流的山谷里,隐约传来佛乐和钢琴声。这位70岁的武乐天台寺方丈面容清瘦,微笑着欢迎游客。
2003年出家前,在武汉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为他与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那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唱诗班在一个基督教堂唱歌,那一刻我感到震惊。”吴方丈说,从那时起,他就想有一个佛教乐队,用音乐传播佛法。
2008年,由10多名僧人组成的广轩艺术班终于成立。两年后,艺术班升格为广轩艺术团。从10多人到40多人,现在艺术团成员都是“80后”“90后”的和尚。
1989年出生的肖童,高中毕业后去天台山游玩,此后一直留在寺内。如今,她不仅在佛教音乐学院拉小提琴、朗诵和表演情景喜剧,还主持该院的“台柱”。记者在一部为信众表演的音乐情景剧中看到,萧统饰演的苏东坡沉稳宁静,给人一种突然的时间空穿越感。
肖童告诉记者,她从2010年开始学小提琴,当时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很多小和尚和她一样,从零开始,一步一步进入音乐。
“后来我渐渐喜欢上了弹钢琴,并用于自己的练习。”她说。
作为佛教音乐学院的首席小提琴手,郑淑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大自然中练习钢琴和心灵。“有时候,我觉得小提琴简直就是我的朋友,它可以和我真诚地交流。”正淑说。
其实,真正让天台寺僧人感受到音乐魅力的,是2013年小提琴家梁达南的到来。他不仅触动了天台寺僧人的乐感,还为佛教音乐学院开设了小提琴、钢琴、长笛、双簧管、打击乐、乐理、音乐史、视唱练耳、舞蹈、音乐欣赏等课程和专业。这些完整系统的课程和专业,奠定了佛教音乐学院的基础。
对于天台寺僧尼被外界批评“不务正业”,住持武乐有自己的看法。“僧人早晚的课诵,佛教,佛菩萨面前的梵文,都与音乐息息相关。佛教从印度传来的时候,中国的祖先就从中汲取了精华。今天,中国的僧侣用音乐来宣扬佛教是很自然的事。”吴住持说道。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带你感受和了解"音乐僧人"的真实生活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