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三十六计之混水摸鱼典故讲解

三十六计之混水摸鱼典故讲解

日期:2023-03-10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比喻利用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也叫“浑水摸鱼”。

[原始代码]

利用阴的混乱,并受益于它的弱点和缺乏所有权。有了,才能进入宴会②。

【注】

①取其阴之乱:阴,内。意思是利用敌人内部的混乱。

(2)隋,要与向辉进宴:讲易经隋卦。同,卦。这个卦是不同卦的叠加。卦上,卦换泽;接下来的占卜是一震一雷。雷落太阳,大地结冰,万物蛰伏,故名“隋”。有了,服从的意思。《碎瓜》中的“香”字说:“有雷在光,然后,君子可以以灰暗的未来享受宴席。”意思是人们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去工作和休息,当很晚的时候,他们应该进房间休息。

这个战术用的就是这个推理,就是打仗的时候,我们要抓住敌人的优势,我趁机行动,这样混乱就符合我的意愿,我就占了便宜。

[注]

动乱的时候,几股力量碰撞,弱者也会效仿,我会带在身边。“六韬”日:“三军皆惊于兵多,士卒不制服,恐敌强,言敌不利,耳目相属,言之无物,相混淆,不畏法规,不重视将领:此弱征也。”它是一条鱼。说到近战,选它拿它。比如刘备得荆州,得淅川,都是基于这个计划。

【故事:诸葛亮从草船上借了一支箭】

周瑜是东吴孙权手下的一员大将,足智多谋却心胸狭窄。他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认为诸葛亮对刘备的援助很快就会成为东吴的一大灾难,所以他在自杀。周瑜以孙、刘联合抗曹之名,力劝诸葛亮三日内造十万箭。在他看来,这永远不会完成,然后诸葛亮可以被杀。没想到,诸葛亮欣然同意,并与周瑜签订了军令。

鲁肃善良,善良。他不忍看到周瑜试图伤害诸葛亮,于是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说:“我只要你借我20条船,每条船两边各有30人,1000草人。这样,你就能救我的命。”鲁肃不明白它的意思,但为了救诸葛亮一命,他欣然同意。

鲁肃应诸葛亮的要求,派出了船、人和草人。但是诸葛亮没有动,他似乎忘记了制造箭。直到第三天半夜,诸葛亮才派人去请鲁肃。鲁肃见了,问:“你要我做什么?”诸葛亮说:“我想让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鲁肃更是不解,心想:我三天没见你射箭了,现在却突然想得到。哪里可以买到?只有诸葛亮对他说:“别问了,跟着我就行了。”然后诸葛亮下令连接20艘长船,然后登船直驶长江北岸。此时有雾,由于长江上空有雾,能见度极低。鲁肃心里忐忑不安。他说:“我们都是孤独的。如果曹兵一起杀了我们怎么办?”诸葛亮回答说:“雾这么大,曹操肯定不敢出兵。我们就喝酒吧。”

此外,曹操看到为数不多的船只在雾中驶来,以为后面会有埋伏。他命令士兵们不要轻举妄动,只教弓箭手拉开弓箭。箭到东吴的船上,都射进草人。当太阳升起,雾气散去时,只有20艘船上插满了箭,每艘船大约有5000根树枝,总数超过10万根。诸葛亮命令船只迅速返回,船上的士兵大声喊道:“谢互相放箭。”

船到南岸,诸葛亮对鲁肃说:“周瑜叫我造十万箭,却没有预备工匠和材料。他的意图显然是想找个借口杀了我。我敢肯定今晚会有大雾,所以草司机向曹操借了一支箭。周瑜算了算,我要好好计划。”鲁肃恍然大悟,称赞诸葛亮的智谋。周瑜得知后,感慨道:“诸葛亮聪明,我不如他!”

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浑水摸鱼。河雾如“混水”,十万箭相当于“鱼”。这条“鱼”救了诸葛亮一命,平安离开了东吴。

【故事:隆美尔怀疑士兵的计划】

隆美尔是希特勒的得力助手之一。他擅长在沙漠地区作战,被称为“沙漠之狐”。

在北非战役中,隆美尔遇到了部队燃料不足的问题,于是他决定抢夺英法联军的装甲部队的燃料。英法联军阵容强大,正面突击一定能战胜敌人。隆美尔想了一会儿,有了一个主意。他让自己的几辆坦克围成一个圈,横冲直撞,在沙漠中掀起黄沙,并向英法联军的阵地推进。英法联军从远处看到尘土覆盖了天空。怀疑军队来了,不敢匆忙作战,丢下武器装备,仓皇逃跑。结果,隆美尔不费一枪一弹就获得了大量的燃料和其他军用物资。

隆美尔巧妙地运用了可疑战术,虚张声势,控制了人而不是别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种战术的本质是浑水摸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创版权受到任何侵犯,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有关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所有内容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欢迎广大小伙伴们关注故宫历史网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