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武则天为什么要创立的告密制度

武则天为什么要创立的告密制度

日期:2021-12-06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风起洛阳》“告密者”父女被杀的案子引出剧情。武则天知晓此事后,在朝堂上面对文武百官不怒自威道:“朕好几年都见不到告密者了,原来都被杀了。”这“告密者”究竟是什么呢?武则天为什么要创立的“告密制度”?

为什么要创立的“告密制度”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具有超高的政治天赋和野心勃勃的雄才大略,百姓在她的治理下安居乐业。她明察善断,选贤举能,使国家日益强盛,她创立的武周,在唐朝历史中占有承前启后之地位,前承贞观之治,后启开元盛世。

武则天的成就令人赞叹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在古代男权社会下,女性登基称帝意味着要打破时代的枷锁和世俗的眼光,挑战至高的封建伦理道德,简直难于登天。所以,尽管武则天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仍然受到许多人的反对,以至于武则天登基的第二年,就出现了谋反之事。因此,武则天为了铲除这些反对者,巩固自己的权威,同样采取了许多雷霆手段排除异己,“告密”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铜匦与告密制度的关系

铜匦〈guǐ〉,就是一种铜制的小盒子,类似于现在的信访箱。据《旧唐书·本纪·卷六》记载:垂拱元年三月,武则天“置匭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

武则天命人打造了4种铜匦,分别为:延恩匦(养民劝农)、招谏匦(评判朝政)、伸冤匦(申诉冤屈)、通玄匦(建言献策)。武则天将4个铜匦置于洛阳宫城前,任何人都可以将投书放进铜匦之中,直接向她进言献策,或者告密官员“违法”之事。

为了保证投书能够及时地送达到皇帝手上,排除其他的权力干扰,武则天还专设正谏大夫、补阙、拾遗三人共同在朝堂前主管铜匦之事,主要负责每天将收到的投书送到武则天手上。通过设立铜匦,武则天还大开告密之门,鼓励告密,通过告密来铲除身边的异己。

据《资治通鉴·唐纪十九》记载:武则天下诏“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

也就是说,对于告密者,任何大臣不得过问,如果旅途遥远,还要在驿站给告密者提供马匹,按照五品官员的标准提供伙食,以此保证告密者的信息能够传递到皇帝耳中。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推行“有功者赏,不实者不追究”,也就是告密有功会赏赐金银财宝,甚至加官进爵,如果是诬告,或者告密内容有不实,也不追究。武则天甚至还会亲自接见告密者,据资料记载,武则天亲自接见的告密者数量达到上万人。

告密之风盛行

告密制度在武则天的全力推行之下,一时间武周告密之风盛行。大量的告密者,或有真实冤情,或为升官发财,或为躲避灾荒,一窝蜂地赶往神都洛阳。沿途驿站因此纷纷出现透支的情况,朝廷为了招待告密者,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武则天非常高兴,因为通过告密制度,她得到了许多把柄,也了解到了许多大臣贪赃枉法的行迹。这搞得朝中大臣一时间人心惶惶,害怕下一秒栽跟头的就是自己,许多人也因此不敢再对武则天登基称帝之事提出异议。

造成冤假错案

为了惩治被告密的官员,武则天任用了一批“酷吏”。酷吏们精通律法、擅长刑讯,尤其擅长严刑逼供,他们往往并不辨别告密信息是否真实,逮着人就大刑伺候,手段极其残忍,最后屈打成招,因此,冤假错案一时数不胜数。

其中就是一位著名的酷吏,叫来俊臣。其实来俊臣本来只是个市井无赖,但因为善于“告密”而得到武则天的重用,从此肆无忌惮,还成为了制造冤假错案的专家。

为了屈打成招,来俊臣总结了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写出了臭名远扬的《罗织经》,顾名思义,讲述如何罗织罪名、陷害杀人的书。这本书被人们称为“整人经”、“害人经”,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来俊臣著此书的目的是教他的门徒如何编织罪状,安排情节,描绘细节,陷害无辜的人。武则天看过此书后感叹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

就连狄仁杰,也曾被来俊臣诬陷谋反而下狱。还好狄仁杰非常聪明,深知酷吏手段卑鄙,被抓后立即认罪,将自己的冤屈书写在帛书上,找机会托人转交给武则天。后来武则天问起他为何要认罪时,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

由此我们再回看《风起洛阳》。可以推测《风起洛阳》的故事应该就是由一对“告密者”父女的死亡为引子展开的,试想:在人心惶惶,告密之风盛行的武周,背后之人为了阻止告密,不惧武则天的追究,也要在大唐最繁华热闹人多眼杂的南市杀死告密者,这无异于对武皇发起赤裸裸的挑衅。

所以这一案件会牵扯出怎样一桩惊天阴谋,让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