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故宫的冷宫为什么不开放

故宫的冷宫为什么不开放

日期:2021-11-12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在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很多王朝都选择把北京作为首都,比如说明朝、清朝等。也正是如此,北京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而这其中要说到北京最重要的景点,便是故宫,这是众多人去北京的首选之地,也是必去之地。

故宫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非常的豪华。它是中国古代宫殿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在历经几百多年沧桑岁月的故宫里,也留下了很多皇帝和后妃以及皇子们的故事。所以去过故宫的也会问一个问题,就是故宫的冷宫在哪里?为什么不开放呢?

提到“冷宫”,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往往是一片凄惨萧瑟的景象。

在众多清代宫廷剧中,相信大家都看过皇帝对哪个妃子不满意了,就会把那个妃子打入冷宫。

嫔妃们被打入冷宫,对于嫔妃来说,冷宫就相当于他们的监狱,基本意味着要忍受比死还难受的煎熬。

“宫中多怨女”,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里,一旦女子被选入宫,便成了皇帝的人,一辈子不能出宫,也不能改嫁。但这样的生活对比冷宫中的幽禁,也算是好的了。

《甄嬛传》是这样描述冷宫的:“走了很久,才到冷宫。推开门,有数不清的细小灰尘迎面扑来,在浅金的日光下张牙舞爪地飞舞。在我眼里,它们更像是无数女子积蓄已久的怨气,积聚了太多的痛苦和诅咒,像一个黑暗无底的深渊一样,让人不寒而栗。阳光在这里都是停滞的,破旧的屋檐下滴答着残留的雨水,空气中有淡淡的却挥之不去的腐臭和潮湿的霉味。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到有些毛骨悚然呢?那么很多人会问,冷宫在故宫的什么地方呢?为何没有开放?

冷宫在哪里?

在电视剧中,后妃们被打入冷宫,大都住在一块固定的冷僻阴森的地方。

其实冷宫并不是皇帝特别修建的,据《明实录》和《清史稿》的相关材料,故宫根本没有“冷宫”的牌匾。而是随便把一间比较偏远的屋子作为冷宫,冷宫其实专指安置失宠后妃的地方,所以每个皇帝时期的冷宫位置也不完全一样。

而据一些文献记载,明、清时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好几处。

比如说明朝的万历皇帝时期,王恭妃被万历冷落了于是就被幽禁在了东西六宫中最偏僻的“景阳宫”,整整十多年都见不到自己的儿子。

而明末天启皇帝时,成妃李氏得罪了权势赫赫的太监魏忠贤,在长春宫被赶到御花园西面的乾西,一住就是住四年。先后被幽居乾西的,还有定妃、嫔、恪嫔三人。

这地儿其实就是故宫西边的五所房子中的第三所,原来为皇子的住所,后来被部分用作冷宫,各位可以看看,真的好“冷”。

另外,故宫有一口珍妃井,1900年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时,慈禧仓皇出逃,行前命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井中淹死。

光绪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据说关在景祺阁北边北三所,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边的山门里。

太监崔玉贵曾详细地讲述了他第一次到北三所的情景:“这里就是所谓的冷宫。后来我跟多年的老太监打听,东北三所和南三所,这都是明朝奶母养老的地方。珍妃住在北房三间最西头的屋子,屋门由外倒锁着,窗户有一扇是活的,吃饭、洗脸都是由下人从窗户递进去,不许珍妃同下人交谈。没人交谈,这是最苦闷的事。她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饭。由两个太监轮流监视,这两个老太监无疑都是老太后的人。”

这是关于冷宫生活比较细致的讲述了。但北三所的具体地点究竟在哪里,现在却鲜有史料能证明。

冷宫为何不开放?

现在故宫是没有开放冷宫的,人们对这个说法不一,很多人认为不开放是因为这里太神秘了,其实不是的。

冷宫没有开放主要有几个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时间的没有修缮,年久失修,大家都知道古代建筑都是木头的,经过几百年的腐蚀,很多都成了危房。

第二个原因据说是这里阴气比较重。因为冷宫中是当年失宠的嫔妃所待的地方,很多不幸的嫔妃在这里香消玉损,很多嫔妃在这里一哭就是很多年,再加上这里多年没有清理,所以冷宫没有开放也是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冷宫相当于皇宫里的监狱,在冷宫里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物。

相信很多人去故宫都是为了看一些珍贵的文物,但冷宫里的物件很少,对游客也很难产生什么吸引力。

而目前曾作为冷宫的地方现在非常的清净,许多的修复大师都会在这附近办公,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有提到过这个事情,所以冷宫附近都是一些办公人员,不会让人轻易的靠近。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