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故宫梵华楼简介

故宫梵华楼简介

日期:2021-10-13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梵华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位于宁寿宫区最北端,倚宁寿宫北宫墙而立,南与景福宫相隔仅数米,坐北朝南,7开间,二层楼,黄色琉璃瓦卷棚歇山顶。楼下明间供旃檀佛铜像,高210cm。

建筑特色

东西各3室,分别供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造掐丝珐琅大佛塔6座,造型各异,豪华精美。塔周围三面墙挂通壁大幅唐卡,画护法神54尊。各室中央均为天井,直通二层。

二层绕天井设紫檀木围栏,珐琅塔顶正在天井中央。二层明间供木雕金漆宗喀巴像,其余6间隔为6室,由西向东依次布置为:一室般若品(显宗部),二室无上阳体根本品(无上瑜伽部父续),三室无上阴体根本品(无上瑜伽部母续),四室瑜伽根本品(瑜伽部),五室德行根本品(行部),六室功行根本品(事部)。每室主供密宗、显宗主尊铜像,各9尊,供于北墙长案;东西壁为紫檀木千佛龛,内供122尊小铜像。6室供佛合计786尊。

梵华楼按照藏传佛教显宗、密宗四部供设佛像、唐卡、供器,将显、密两宗集于一体,体现出格鲁派显密双修的修持特色。楼中所供佛像全面系统地塑造出藏传佛教中诸佛菩萨及护法的各种形象,是研究藏传佛教造像的珍贵材料。

梵华楼的建筑、陈设形式是清宫廷佛堂的一种重要模式,清宫档案中称之为“六品佛楼”。

历史沿革

光绪十三年(1887),庞大的清王朝已经是一处破败气象,外强逼境,内乱不止。光绪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傀儡帝王,一直笼罩在慈禧的阴影之下,还没有像十多后的“康梁变法”中那样,爆发出令历史讶异的勇气和主见。这一年,台湾建省,清皇室被迫与法签订《续议商务专条》、《续议界务专条》,接受《中葡草约》……八国联军八侵的历史耻辱已在这一年埋下了序曲 。

然而,在紫禁城后宫,一切看起来都还是太平清和。生活在幻境中的人们,依然埋首于千年如一日、波澜不惊的宫中岁月。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还在缓慢而迟钝地进行着。这一年,在《内务府陈设档》中还有这么一段记载:“查得梵华楼上前檐,现查勾滴不齐,栏杆缺欠,甬路地面破碎,谨拟找补勾滴,补安栏杆,拆墁甬路地面,砖块换新;东西游廊,现查西南角梁柱子糟朽,栏杆不齐,谨拟揭瓦,补安栏杆。”这是梵华楼最后一次出现在官方的故史档案中。

事情要回溯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那一年,乾隆兴工改建寿宁宫,想等自己当上太上皇后用来颐养天年,要有一个功能完善、环境幽雅的住所,工程历时五年。其中,考虑到自己的密修需要,他在宁寿宫的东北角修建了梵华楼,成为这位密修藏传佛教的皇帝最常光顾的私己佛楼。

实际上,乾隆一直未在宁寿宫居住,关于宁寿宫乾隆身后的使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谕:“宁寿宫,乃朕称太上皇后颐养之所,地在禁垣之左。日后必不应照雍和宫之改为佛宇。其后之净室、佛楼,今即有之亦不必废也。其宫殿永当依今之制,不可更改。”在他去世后,宁寿宫按照乾隆谕旨保留了下来。

梵华楼的修建体现了当时乾隆盛世的强大实力。在故宫编修的四卷本《梵华楼》中,有这样的描述:(梵华楼)北倚宁寿宫北宫墙,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一间,卷棚硬山顶二层楼。顶覆黄琉璃瓦,外檐绘苏式彩画。下层明间为门,余六间为支摘槛窗,上层七间均为槛窗。紧邻此楼西侧是佛日楼,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佛楼。两楼东西山墙之间建汉白玉阶梯,沿阶而上可通梵华楼二楼西山墙门,并有过廊与佛日楼相通。佛日楼为卷棚歇山顶,梵华楼为卷棚硬山顶,两楼并列,高低错落。

在清宫廷的档案中,以“梵华楼”等为代表的佛楼被称为“六品佛楼”。有清一代,皇室信仰的其实基本上是藏传佛教,显密双修,这一方面与乾隆等皇帝的个人志趣有关,另一方面,却是与满人的兴起的历史直接相关。满人偏隅东北一角时,就制定了满蒙联姻的策略,一同对抗明朝,先是控制了蒙古人,继而南下成立大清帝国。

明中叶以后蒙古人普遍崇信藏传佛教,而早期满人还是信萨满教,清代建国帝后们越来越提高藏传佛教的地位,所以,有清一代,藏传佛教一时贵为皇家信仰,成为统治和驾驭臣民疆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从宫廷器物、禅堂、佛楼上看,他们敬奉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通常说的黄教。并以此为基础在紫禁城内兴建了大大小小佛堂约四十多处。如今,故宫还保存着几十处原状佛堂百年未动,这一切,仿佛成了一个凝固的历史空间。

虽为佛楼,梵华楼却占尽良辰美景。门前正对一楼明间石甬路连接景福宫后檐,东西两侧并有游廊与景福宫相接。在佛日楼南和景福宫西有一个精致的小花园,花园南北围以花斑石墙垣,中开月亮门,院内盆景点点,花园西部叠石成山,山上古柏参天,沿登山小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露台,到达景祺阁。这座小花园将梵华楼、佛日楼及景福宫、景祺阁联为一体,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松柏森森,环境幽静,曲水流殇,紧凑而狭窄的庭院布局,为梵华楼营造出佛堂静谧的氛围。

然而,这种静谧注定要被时代的喧嚣打破。康乾之后,清王室开始走下坡路,信仰让位于生计,那些大大小小的佛堂暖阁,也几近冷落无人,独自面对后宫的凄风苦雨。直至光绪、宣统,紫禁城不再是禁地,外强内辱,甚至宣统皇帝的活动范围也被民国政府限定在后三宫里。

宣统曾与前朝臣子袁世凯同城称帝。而那些曾暗藏了前朝皇帝无数心事与倾诉的宫廷佛堂,则破败不堪。同为“六品佛楼”的慧曜楼毁于1923年的紫禁城大火,宝相楼的六品佛像散轶宫外,唯独梵华楼,于乱世中悄然关闭楼门,不复见于世人,也幸而全其身,如此福报,不能仅用冥冥中的护佑来解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8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故宫人采用封存方式的尽心保护,躲过了日本侵华、文革等一次次的浩劫。

1980年代后期开始,故宫博物院开始系统整理研究其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藏传佛教文物,从那时起,梵华楼结束了近百年的封闭状态。那金漆剥落的楼门才再次打开。据当事人回忆,一脚踏入楼内,灰尘几乎埋没了整个脚面,阳光似乎已经太久没有穿透那些门扉。那些蒙尘的金碧唐卡、六品佛像,在光线中渐渐现出他们的庄严本相。

尘埃落定之后,却见那香炉里的香灰还是满满的,似乎那缕烟刚刚散去,炉里的灰烬余温尚存。一个刚刚诵经完毕的皇帝,带着他的往事心结和衰落的帝国疆业,似乎刚刚转身离去,背影还依稀可见。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