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故宫同道堂简介

故宫同道堂简介

日期:2021-10-11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同道堂是西六宫之一咸福宫的后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咸福宫同期建成。清沿明旧,仍名曰同道堂。殿面阔5间,黄色琉璃瓦歇山顶。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梁枋饰以龙凤和玺彩画。前檐明间安槅扇门、帘架,左右两次间为槛墙、支摘窗,后檐墙不开窗。室内前后檐柱间均安装落地罩,罩内有木炕,地面铺墁为方砖,顶棚为白樘篦子糊纸。

殿东西有耳房各3间,卷棚硬山顶,耳房前隔有小院。同道堂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与咸福宫、同道堂围合成一个狭长的小庭院,庭院东南有一座井亭。堂前台阶两侧各有二汉白玉石台座,用来摆放香炉、神兽等。

关于同道堂的使用,朱家溍先生在《咸福宫的使用》一文中有详细的考证。文章引《国朝宫史续编》卷五十五:“咸福宫后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滋德含嘉’。东室高悬高 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琴德簃’。西室高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画禅室’”。由此推断乾隆时期同道堂作为咸福宫后殿,一度曾作为皇帝偶尔起居的住所。

“同道堂”门额、明间正中的“襄赞壸仪”、东次间的“译经粹室”、东尽间的“克敬居”诸匾皆为咸丰御笔。根据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起居注”记载:“己巳,上在咸福宫后殿传膳”、“诣圆明园”、“启銮幸木兰”等语,可知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前夕,咸丰帝曾在同道堂传膳,并已经决定赴避暑山庄。

同道堂在晚清时期曾作为皮衣库使用。现为宫廷生活原状式陈列。

介绍

同道堂为咸福宫的后殿。“同道”取志同道合之意。

意义

清乾隆皇帝就曾将这里作为偶尔起居的便殿,辟出书房,并收藏古琴、古画。现同道堂内原状为清晚期遗迹,题匾多为咸丰帝御笔。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前夕,咸丰帝还曾在此殿传膳,并决定赴避暑山庄。咸丰去世前,将“同道堂”小玺赐予嗣位的载淳,与赐给慈安太后的“御赏”玺共同作为皇帝谕旨下发的凭证。后来实际上“同道堂”玺为幼君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掌握。

殿东西有耳房各3间,卷棚硬山顶,耳房前隔有小院。同道堂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与咸福宫、同道堂围合成一个狭长的小庭院,庭院东南有一座井亭。堂前台阶两侧各有二汉白玉石台座,用来摆放香炉、神兽等。

关于同道堂的使用,朱家溍先生在《咸福宫的使用》一文中有详细的考证。文章引《国朝宫史续编》卷五十五:“咸福宫后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滋德含嘉’。东室高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琴德簃’。西室高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画禅室’”。由此推断乾隆时期同道堂作为咸福宫后殿,一度曾作为皇帝偶尔起居的住所。

“同道堂”门额、明间正中的“襄赞壸仪”、东次间的“译经粹室”、东尽间的“克敬居”诸匾皆为咸丰御笔。根据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起居注”记载:“己巳,上在咸福宫后殿传膳”、“诣圆明园”、“启銮幸木兰”等语,可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前夕,咸丰帝曾在同道堂传膳,并已经决定赴避暑山庄。

同道堂在晚清时期曾作为皮衣库使用。

现为宫廷生活原状式陈列。

“同道堂”玺

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去世,慈禧太后6岁的独子载淳嗣位,临终前咸丰任命载垣等八大臣辅政。鉴于康熙初年曾出现辅政大臣鳌拜专权的先例,咸丰帝使用对辅政大臣牵制之策,即把他的“同道堂”、“御赏”玺,分别赐予载淳及皇太后钮祜禄氏,以二玺代替朱笔。辅政大臣所拟上谕,必须加盖这两方印章才能奏效。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