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故宫发现的诗稿是谁的

故宫发现的诗稿是谁的

日期:2021-09-18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2014年7月,故宫博物院在清理文物时,工作人员在库房里发现了两个箱子,上面写着“乾隆诗稿”,打开后,竟然是乾隆皇帝的2.8万首诗的诗稿。过去库房里有1.7万多首乾隆的诗,加上这次的发现,有4万多首。史传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作。

如果问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好的人是谁,“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恐怕你一句我一句较量下来难分伯仲,可如果问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呢?

单从数量来说,肯定能从高到低做一番排列, 而居于榜首的,是写诗六十多年,存世九千三百余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的陆游吗?是传说作诗两万首,存世四千余首的一代师宗杨万里吗? 还是......都不是!可能你还不知道,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是乾隆皇帝!

在2014年,故宫的工作人员清理文物时发现了写着“乾隆诗稿”的两个箱子共装有乾隆诗稿2.8万余首,加上此前已存放的1.7万多首,共计4.5万余首,与此前的推论基本吻合。要知道,历经289年的唐朝一共出现了两千多名诗人,他们写的诗集结在一部《全唐诗》里,加起来也就48000余首,而乾隆仅以一人之力便傲视群雄。据说这位文艺青年十多岁就开始写诗了,用诗歌来记录生活,这样算下来,平均每天也得写2首。

乾隆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大家对于乾隆的文化修养还是比较敬佩的,但是四万多首诗的大部分都是用来称赞自己的丰功伟绩,就显得很自恋了,因为没有什么借鉴作用,所以也没有几首流传下来。

那么这首诗是什么呢?就是《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样的打油诗看起来非常简单,除了这首之外,还有一首与之相近的就是北宋时期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两首诗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意境却很好,《飞雪》这首诗让我们好像置身于冰天雪地的环境当中,天空飘下来的雪花和芦花颜色相同,都分不清到底是雪花还是芦花。而《山村咏怀》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刚下过小雨的小村庄,静谧美好而又神秘的样子。

乾隆诗果然一无是处吗?

其实不然,乾隆诗虽然缺乏意境和格局,但他是用诗来记录生活,里面既有激荡风云的大人物,又有一些三教九流和下里巴人这些“小人物”。

——所怜务本民,忍饥藏种子。勤劬耩湿田,以冀新苗起。大概意思是:农民的生计是何等的艰辛!他们忍饥挨饿藏下良种,经过披星戴月的水田劳作,期望新苗成长,有个好收成。

还有乾隆的

——朴淳生计耕还织,淡荡心情水与天。

是说男耕女织这种朴实淳厚的生活让人们和舒的心情犹如水一样的清澈、天一般的辽阔。不仅农民种的庄稼值得珍视,就是他们种的蔬菜也很值得肯定,

——黄花翠叶满畦芳,伴食无过此味长。

一个皇帝如此赞美一棵大白菜,在中国古代史上恐怕绝无仅有。农为天下本,皇帝洞察了农人的生活和耕种,写进了自己的诗里面。

还有写轿夫的

——舆者爽而逸,肩者汗且喘。

爽、逸、汗、喘,这四个字用对比揭示出了坐轿的人是多么安逸舒适,抬轿的人多么辛苦。

还有盲人

——瞽目先生小说流,稗官敲钵唱街头。村翁里妇扶擕听,傥为欢欣傥为愁。

这首诗出现的小人物有:说书盲人、说书的助手、听书的村翁和里妇。当他们听到动人之处,时而高兴,时而悲伤,多么生动的场景啊,这就是生活。

山上的僧人也被皇帝拿来作诗了

——佳阴禅院重重护,流水僧房处处通。

阐士六时无别事,花香鸟语悟真空。

类似的还有很多,众多“小人物”也进入到了皇帝的诗句中,可能诗写的不怎么样,但诗的背后是执政者对于民间的洞察,这成为皇帝治国理政的本源。有这些观察,就不会像晋惠帝一样说出“何不食肉糜?”那样的话了,就不会像光绪皇帝那样不知道民间的鸡蛋到底多少钱一个。

4万多首诗里面也有感人至深的,就是乾隆专门写给孝贤皇后的近百首的悼亡诗了。

比如有这样一首诗:

——其来不告去无词,两字平安报我知。只有叮咛思圣母,更教顾复惜诸儿。

醒看泪雨犹沾枕,静觉悲风乍拂帷。似昔慧贤曾入梦,尚余慰者到今谁。

这诗写的像是普通民间的愚夫愚妻相濡以沫那样,不像是一个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写的,跟前面乾隆皇帝炫富、耍威风那些诗句根本就不是一个格调。

我们仿佛能嗅出乾隆皇帝对孝贤皇后是真爱。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