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故宫皇极殿的历史

故宫皇极殿的历史

日期:2021-09-17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皇极殿是北京故宫宫殿名称。

一指太和殿。皇极殿本名奉天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时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奉天殿或皇极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二指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以下所指的即是此宫,而非太和殿。

概况

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当太上皇后居住和临朝受贺之所。

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殿坐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檐出廊,枋下浑金雕龙雀替。明间,左、右次间设殿门,余各次间下砌槛墙。后檐明、次间辟为殿后门,可达宁寿宫,余各间砌墙。殿中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下设宝座,品级仅次于太和殿。殿内左置铜壶滴漏,右置大自鸣钟,制作考究。

殿建于青白石须弥座上,前出月台。御路与甬道相接,直贯宁寿门,四周通饰汉白玉石栏板。月台左右及甬道两侧各设台阶。殿两侧为垂花门、看墙,分别与东、西庑房相接,将院落隔为前后两进。庑中开门,东为凝祺门,西为昌泽门。

布局

皇极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体现皇权的重要陈设。御道两侧各有六方须弥座一个,座上置重檐六角亭,亭身每面镌篆体寿字各三。石座中心有铸铁胆,每年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日,则改立灯杆于其中,是古代多用途基座实例,今仅存其座。另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曾成造并安设铜龟、铜鹤各一对,鼎炉两对,今皆不存。

皇极殿为仿乾清宫制度改造。嘉庆元年(1796年)新正,传位授宝典后,太上皇乾隆帝于此举行“千叟宴”,宴请90岁以上老人,时入宴群臣、耆老及并未入座者达五千余人。嘉庆七年(180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先后修葺。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皇极殿行慈禧六十寿辰贺礼。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太后七十岁生日前后,在此分别接见奥、美等9国使臣。慈禧死后,曾在此停灵、治丧。

开放

故宫博物院中,品级仅次于太和殿的皇极殿即将在2012年“五一”期间重新对外开放,以“原状陈列”的形式向公众展示其中的皇家宫殿原貌。如今,工作人员正在对室内匾额进行悬挂,对文物状况进行检查,并加装防护栏和观众走向通道,符合安全展览条件即对公众开放。

皇极殿与珍宝馆毗邻。珍宝馆位于外东路的宁寿全宫区域,是故宫博物院最重要的专馆陈列之一,自1958年开馆以来,备受公众欢迎。它曾作为书画馆和珍宝馆展室,对公众开放。自2004年改陈以来,皇极殿未作为珍宝馆的展室,而是规划为原状陈列展示区域一直未对外开放。

经过多次整体改陈,力求将传统古建筑与现代展览手段相结合,让公众在欣赏精美展品的同时,亲身感受进入宫殿殿堂的感觉。故宫方面表示,皇极殿计划仅在每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一”、“十一”和暑期高峰对外开放。如遇恶劣天气,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故宫博物院视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开放时间。

修建历史

乾隆皇帝于此举行“千叟宴”,宴请90岁以上老人,时入宴群臣、耆老及并未入座者达五千余人。嘉庆七年(180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先后修葺。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皇极殿行慈禧六十寿辰贺礼。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太后七十岁生日前后,在此分别接见奥、美等9国使臣。慈禧死后,曾在此停灵、治丧。

皇极殿彩画原为金龙和玺彩画,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在此祝寿,将外檐改为枋心苏式彩画。1979年重新修缮后,恢复了乾隆时期的风貌。

皇极殿过去曾作为书画馆和珍宝馆 展室对公众开放。自2004年改陈以后,不再作为珍宝馆的展室,而是规划为原状陈列展示区域,对其重新修复。文物专家对室内宝座进行了复制,对建筑内装修进行了维护保洁。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