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芒种有哪些美食

芒种有哪些美食

日期:2021-08-27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一般在每年的公历6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时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它代表着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夏种开始。

芒种所对应的三候为:初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也就是说,在芒种时节,小螳螂破土而出,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名叫,而反舌鸟却不再名叫。唐朝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也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芒种时节确实是农业生产中的大忙季节。而在东部沿海渔业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在芒种前后通常已经进入了休渔期,却是一年里相对清闲的时候。不同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不同的生产活动,也产生了不同节气民俗,饮食习俗便是其中的一种。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吃鸡蛋:芒种节气有吃鸡蛋的习俗,鸡蛋不仅能经受炎热的天气,还能给生活带来圆满。饮茶:江西一带还有饮茶的习俗,据说饮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梅子:每年的六月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也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喝雄黄酒:芒种前后,人们都有喝雄黄酒驱毒的习俗。”

一、安苗节的安苗包——农耕区的安苗饮食

芒种这一天,是夏种大忙的开始,农民们将麦苗种入土地,自然会希望这麦苗能平平安安的长大,到秋天能获得丰收。所以在芒种节气时,从北到南许多农业区都产生了“安苗”的习俗,表达祈求作物幼苗平安的愿景。这其中,以皖南地区绩溪县的相关习俗保存的最为完整鲜活,成为了各地安苗习俗的代表。同时,因为其相对完整的仪程和较高的知名度,绩溪芒种安苗礼俗被冠以了“安苗节”的名字,也入选了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绩溪安苗节的代表饮食为一种被称作“安苗包”的面点。安苗包是安苗节前后当地村民制作的一种类似水饺的面点的统称,按照馅料的不同,具体的可以有肉包,水晶包,豆腐包,豆沙包等等。此外还有一种类似汤圆的子孙馃,圆溜溜的一大一小,非常讨喜。

安苗包的褶子很有讲究,一般是8个或12个,据当地村民说有不同的寓意:8与发谐音,8个褶子有祈祷发财的意思;12个褶子代表12个月,一般家里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包这种包子,祈祷丈夫在外平安,早日回来。不过这“发”代表发财的意思,好像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情,所以这8个褶子是不是传统民俗,还有待考究。安苗包除了作为祭祀的祭品之外,在安苗节这一天村里的邻居们还会互相赠送,表达对来年丰收好运的祝福。

二、芒种虾皮——东部沿海的芒种特产

对于农耕区来说,芒种前后可能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而对于沿海渔业地区来说,这段时间可能反倒比较清闲。主要是是这段时间随着夏季的来临,各种鱼类都开始进入繁衍的高峰,相应的沿海的渔业也进入了休渔期。鱼是不能打了,但小一点的虾米一般没什么问题。同时,由于这个时期虾也进入产卵期,长得特别肥厚,所以芒种节气里,在东南沿海的渔业地区开发出各种由小虾米加工而成的食物。温州地区的“蒲门炊虾”(虾皮)是其中的代表。

蒲门(今温州苍南马站镇,蒲门是其古称)盛产毛虾,有“中国虾皮之乡”的美誉。据当地人介绍,芒种节气时,毛虾会到岸边来产卵,当地民众捕毛虾焯食,剩余的晒干,这就是蒲门炊虾的开始。作为地方特产比较成规模的制作虾皮,可以追溯到明崇祯年间,历史可谓非常悠久了。

从制作工艺上来说,蒲门虾皮分为生皮和熟皮两种。前者是不加食盐直接将毛虾晒干,而后者要经过水煮在加上盐卤后晒干,色泽红润软硬适中,即是下酒的小菜,也可以作为烹饪的提鲜辅料。

芒种前后,是制作蒲门虾皮的最好时节。这一节气时制作的虾皮,也被专门称作“芒种虾皮”,是蒲门虾皮中的最上品。因为每年就那么几天时间,所以产量一直不高,价格也比较昂贵。芒种节气里为了产卵,毛虾身体变得肥硕,虾体发红,制作出来的虾皮背至尾带红膏,与一般的虾皮相比,芒种虾皮的味道、钙质含量、营养价值等远远高过后者。

制作虾皮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零碎的边角料,如虾头、虾壳、虾腿等,当地人将之称为“虾糠”,这些材料虽然不起眼,但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当地渔民还是将之制备起来,并开发出一种下酒佐餐的美食——虾酱。虾酱主要是讲小虾、虾糠用腌制法发酵,并研磨而成的一种调味料。虾酱有丰富且利于吸收的钙、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也是沿海渔业地区常见的一种调味品。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