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洛阳邙山简介

洛阳邙山简介

日期:2021-07-30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广义的邙山起自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市西的巩县(现巩义市)神堤(地名),邙山头就在黄河南岸与洛河的交汇处西南侧,长度100多公里。狭义的邙山仅指洛阳市以北的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

邙山海拔300米左右,为黄土丘陵地,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在历代多有帝王名人身葬于此,于是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最高峰为翠云峰,在今洛阳市区正北,上有道教名观上清宫。

邙山陵墓群

邙山陵墓群是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等朝代几十个帝王的陵墓及数以千计的皇族、大臣、将士的陪葬墓,此外还有散布在邙山各处的名人贵族墓群。

帝王陵

邙山临近京都洛阳,山虽不高,但土厚水低,宜于殡葬,所以各朝代的帝王都选择魂归此处,邙山帝王陵主要有八座东周王陵、五座东汉帝陵、两座曹魏帝陵、五座西晋皇陵、六座北魏皇陵、一座后唐帝陵,一座南明帝陵;另有七座后主皇帝陵,分别是蜀汉后主刘禅、东吴后主孙皓、南陈后主陈叔宝、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后蜀后主孟昶、吴越国王钱俶、南唐后主李煜。此外,还有四十余座东周、东汉、曹魏、唐、后梁、后唐、后晋、北宋等朝代帝王陵分布在邙山周边的洛阳盆地内,与邙山帝王陵合计八十余座,可见密度之大。

邙山东部是曹魏、西晋帝陵区,魏晋两朝除过葬在洛阳万安山的魏明帝高平陵和洛河滩上的魏废帝曹髦陵外,其他葬在邙山的全部以山为陵,现已基本摸清帝陵位置分布,但各陵身份尚未确认。

中部的邙山东周王陵不封不树,上世纪1928年天降暴雨,冲开了其中一座王陵,加拿大人怀履光、美国人华尔纳等闻讯赶来,胁迫当地农民将周王陵盗掘一空,此后的五年,他们又把周围的几座周王陵全部盗掘,出土文物近万件,全部被运送至国外,国内仅存三件文物分别收藏在洛阳博物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流失海外的文物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日本、英国等国的博物馆中,另有数千件文物分别在世界各国的私人手中,由于王陵被盗一空,墓主是哪几位周天子难以考证。

西部的东汉、北魏帝陵及帝陵陪葬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存有封土墓900多座,后农民平整土地种田盖房等活动,推平了许多封土较小的墓,到了二十一世纪,仅存封土大墓300余座,多呈覆斗形或圆锥形,最大者直径在150米以上,高50余米,小者直径多在15到40米之间。已发掘的墓葬中,有用大砖黄肠石垒砌而成,形制巨大;也有规模较小的土洞。出土的大量墓志,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交往、民族关系等,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名人墓

在邙山,除了数量巨大的帝王陵外,还葬有许多历朝历代的名人,著名的有商代伊尹,不食周栗的伯夷叔齐;东周的苌弘、纵横家苏秦、张仪;秦相吕不韦;西汉文学家贾谊;赤眉军首领樊崇;东汉天竺大师竺法兰、摄摩腾,定远候班超,强项令董宣;曹魏千里驹曹休;西晋文学家石崇;北魏权臣尔朱荣;唐代诗人杜甫、王之涣、孟郊,宰相狄仁杰、刘幽求,武则天男宠薛怀义,大书法家颜真卿;北宋名臣石守信;明代福王,书画家王铎;另有白居易、邵雍、二程、文彦博、范仲淹、姚崇、张说、褚遂良等葬在邙山周边的洛阳盆地。

旅游邙山

邙山又名北邙,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邙山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白居易诗:“北邙冢墓高嵯峨”。俗谚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邙山又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其最高峰为翠云峰,在今市区正北,上有唐玄元皇帝庙。

古时树木森列,苍翠如云。唐代诗人张籍诗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邙山晚眺”,被称为“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天津晓月、洛浦秋风、铜驼暮雨、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平泉朝游)之一。

道教邙山

相传老子曾在邙山炼丹,山上建有上清宫以奉祀老子。附近还有道教寺观吕祖庵、下清宫等古建筑。唐宋时期,每逢重阳佳节,上邙山游览者络绎不绝。唐朝诗人张籍诗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邙山晚眺”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 自古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谚语,为我国的历史名山之一。

邙山又名北芒,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白居易诗:“北邙冢墓高嵯峨”。邙山又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古时树木森列,苍翠如云。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邙山晚眺”,被称为“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天津晓月、洛蒲秋风、铜驼暮雨、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平泉朝游)之一。

邙山古时候原名太白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说:“谷水东左会金谷水,水出太白原(这里的太白原就是邙山的原名),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东南流经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金谷水又东南流入于谷。谷水又东经金墉城北。”金谷是一条水的名称。今天的洛阳市还有金谷园路,但是金谷园路的来源是源于附近的金谷园村,和历史上的孟津县送庄镇凤台村西南金谷园遗址不是一个概念。

邙山的西端有仰韶文化遗址,这是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