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曹休墓博物馆简介

曹休墓博物馆简介

日期:2021-07-20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曹休墓博物馆位于古都洛阳北郊邙山,是国内关于曹休生平遗迹的专题性博物馆。2010年5月,连霍高速洛阳改造,三国名将曹休之墓在重见天日,为保保护曹休墓文化遗址,洛阳市决定原址建立曹休墓博物馆,打造邙山陵墓群大遗址保护典范。

建筑布局

设计理念

曹休墓博物馆建设工程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由地上“历史之门”和地下“大地之痕”两部分组成,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不包括墓室部分),功能主要分为入口序厅、主展厅、曹休墓室本体、尾厅、纪念品商店和地面历史建筑等组成。第二阶段为地上部分“历史之门”,游客可通过高约20米的标志性建筑,远眺整个邙山陵墓群。

大地之痕

第一阶段为地下部分“大地之痕”,由入口序厅、主展厅、曹休墓室本体、尾厅、纪念品商店等五部分组成。这一部分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打桩、做圈梁等方法在曹休墓周围打下一个框架,将墓本体与高速路扩建工程隔开,使在双方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建设。入口序厅处主要展示洛阳邙山陵墓群的整体布局及沙盘模型。主展厅主要展示曹休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同时通过平面模拟现有发掘墓葬格局。

博物馆设计将以曹休墓的遗址本体保护为优先,将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放在地下,充分突出曹休墓遗址本体在场地内的主导地位,重现曹魏时期“不封不树”的历史场景。地下部分设计为“大地之痕”,整体形象将凝练为大地中的一道裂痕:场地内满铺的鹅卵石垫层为墓地衬托出一个纯净的背景,塑造出光阴流逝和岁月沧桑的旷远意境,寓意着一代名将曹休在历史中留下的轨迹。

历史之门

曹休墓博物馆地上部分设计为“历史之门”,为博物馆标志性建筑,高约20米。这一建筑既可增强博物馆的整体可视效果,同时也可在此远眺整个邙山陵墓群。

通过效果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建筑将顺应长条形的基地特征,用水平与垂直的墙体承托一条观光走廊,观众可以在此远眺邙山陵墓群的壮观景色;同时,通过这条观光走廊构建出宏伟壮观的“历史之门”,形成对游客的欢迎和引导态势,并限定了入口过渡空间,塑造出庄重并具有标志性的博物馆形象。此外,曹休墓地得以证实,最主要的证据便是出土的那枚“曹休”铜印。因此,这枚印章将被装点在博物馆入口的醒目位置,与建筑形体有机结合起来。

镇馆之宝

曹休墓室本体是博物馆的展示核心。为最大限度保护墓室文物,墓室本体将采用覆罩保护方式,将游客与墓室进行隔离。据介绍,墓室主体上方将采用钢屋架覆盖现有墓坑,钢屋架上层做隔音、防水、铜质装饰面板;钢屋架下面根据墓室装饰要求进行吊顶处理。

游客可以通过悬挂在屋顶钢结构下的全封闭空中玻璃观光廊,对墓室进行全方位的参观,较好地解决了公路桥下净空间不足带来的问题,同时也避免游客直接接触墓室。尾厅主要以高科技手法展示墓室复原模型及三国时期文化故事,其中的多媒体影视厅可循环放映有关影像资料。纪念品商店将综合考虑游客需求,完善博物馆的游客服务和商业运营功能。

积极意义

曹休墓博物馆将对我市产生哪些影响?市文物局局长郭引强表示,曹休墓博物馆将成为邙山陵墓群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点,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古都文明的窗口和旅游宣传的一幅活广告。

此外,邙山陵墓群是我国大遗址保护首批公布的重要陵墓保护类遗址,而曹休墓博物馆恰好是邙山陵墓群考古发掘的一项重要成果。将博物馆作为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的科研基地,不仅能很好地对向外界宣传我市大遗址保护的成果,同时对邙山陵墓群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将产生很大的便利和推动作用。

郭引强说,曹休墓是继曹操墓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经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后,拥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利用博物馆周围便利的交通,并进行适当的改造,就可以与周边景区形成线的开发,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市的旅游产业发展。

曹休履历

曹休,字文烈,是曹操部下,曹氏宗族将领,于“曹操大宴铜雀台”之时率先登场,射箭夺袍。曹休随曹操四处征伐,在攻蜀汉中之战,伐吴濡须口之战均有登场,曾放冷箭射倒吴将凌统的马匹,后又协助夏侯惇平息洛阳纵火叛乱,总管御林兵马,协助曹丕代汉。魏文帝时期,曹休参与三路伐吴,被吴将吕范击败,无功而返(与正史相反)。魏明帝继位后,曹休官至大司马,被吴将周鲂断发所骗,伐吴时被陆逊杀得大败,气忧成病,回到洛阳,疽发背而死。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