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洛阳八景中的第五景是什么

洛阳八景中的第五景是什么

日期:2021-07-15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天津晓月为洛阳八景之一。天津晓月,是洛阳八大景的第五景。

隋炀帝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在洛阳旧城南洛水渡口上建一桥,以铁索构连洛水南北,并隔江对筑四楼。古时皇帝尊为“天子”,渡口称“津”,故名曰“天津桥”,为都城之胜。

桥上设一亭,每逢皓月当空,于黎明前登桥临亭俯望,四周碧水皆能见月,乃洛阳八景之一“天津晓月”。洛阳市特级烹调师王玉秋据“天津晓月”之意境,以鸽蛋(或鹌鹑蛋)为皓月,以鸡蛋清作桥亭,配以多种山珍海味,制成此菜。

天津晓月由三部分组成,因唐代曾将天津桥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分设三桥,天津桥居中,桥上有四角亭,桥头有酒楼。其北是黄道桥,其南为星津桥。命名依据的是天文学名词。因此,“灼灼临黄道”是说天枢立于洛河旁黄道桥北,在日色辉映下光彩闪射。

天津晓月遗址已经考古发现,在今洛阳桥附近。天津桥畔,万国舟帆,南北两市胡人商旅充肆,抬头北望既是煌煌紫微宫,当年神都之盛,着实难以想象。皇帝后妃、王公贵族、 文人墨客等, 每至春夏, 亦多从游其上。李白的“忆昔洛阳董糟丘, 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的诗句,说明李白曾在桥南董家酒楼饮酒。白居易则有“津桥东北斗亭西, 到此令人诗思迷” 的诗句。李益更有“何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的咏赞。

历史沿革

天津晓月亦为洛阳八景之一。天津桥初建于隋大业三年,原是一座浮桥,是洛阳南北交通的要冲。唐时改为石桥,又称洛阳桥。北与皇城南门端门相应,南与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清雅幽静的意境使“天津晓月”成为著名景观。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一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其西今又建两座大桥,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凭吊。

天津桥初建于隋大业三年,原是一座浮桥,是洛阳南北交通的要冲。唐时改为石桥,又称洛阳桥。北与皇城南门端门相应,南与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

清雅幽静的意境使“天津晓月”成为著名景观。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一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其西今又建两座大桥,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凭吊。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原来,当时桥的两头各建有两座重楼,用来固定铁链。管理人员日夜值班,根据河水涨落调节铁链高低,负责桥梁安全工作。

桥建成后,为使高大的楼船顺利通过,桥体还可以自由开合,这在我国古代建桥史上也是了不起的创举。桥北端,正好与皇城的端门相对应;桥南端,与长达5公里的定鼎门大街(当时定鼎门在安乐窝之南)相连,南北通衢,一桥相牵,好不气派。可惜好景不长,该桥建成12年后,李密率瓦岗军攻打洛阳,隋将王世充慌忙迎战,双方在天津桥边大战三场,守桥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洛河水,李密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烧了天津桥。这是天津桥第一次被毁。

隋朝命短,不到40岁就玩完了;唐朝命长,寿命将近300年。唐玄宗开元年间,他下旨在隋天津桥遗 天津桥址上重建天津桥,建的是石柱桥,又称洛阳桥。桥长三百步、宽二十多步,桥上有栏杆、表柱、四角亭;桥两端有集市和酒楼。

李白光顾的董家酒楼就在桥头。当时他从长安来到洛阳,洛阳地方官为他接风,李白坐车郊游后经过天津桥,吟诗一首: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 惊动洛阳人。他留恋天津桥的景致,心情格外好,于是又吟道“黄金白璧买歌笑 ,一醉累月轻王侯”,干脆暂不启程,在洛阳饮酒数月,把王侯功名都看轻了。好一个天津桥,把诗人们征服了。

刘希夷来了,写道:“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李益也来了,写道:“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这里说的洛阳桥其实就是天津桥,一桥二名,名动京城。孟郊也来了,写道:“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天津桥洛河以南,地势平坦;洛河以北,地势突兀,所以人们过桥时,自北往南称为“下桥”,由南往北称为“上桥”,这一上一下,景致有了起伏变化,也给诗人们提供了思绪翩飞的空间。白居易歌咏天津桥的诗最多,他说“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又说“莫悲金谷园中月, 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 人间何处不伤神”。

天津桥凌晨的景致最美:晓月挂在天空,两岸垂柳如烟,桥下波光粼粼,四周风光旖旎,城中不时传来寺庙钟声,遂使“天津晓月”成为“洛阳八大景”中最静谧的风景。为此,白居易在《晓上天津桥闲望》写道: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飘身似在寥天。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

北宋灭亡后,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此后洛阳失去帝都地位,国家不再投入巨资修葺天津桥,到金代洛阳桥毁于大火。断桥残础,渐渐湮没在河床之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怜一座名桥,究竟退休于何年何月,史料竟未有明确记载。只是这条躺在河床下的巨龙,骨骼终难消尽,到了近代,军阀吴佩孚竟也不忘此桥,在原桥址旁修桥一座,仍称天津桥。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