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被董卓焚毁的洛阳城是如何重生的

被董卓焚毁的洛阳城是如何重生的

日期:2021-07-13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东汉末年,都城洛阳被西凉军阀董卓用火焚烧成了废墟,董卓胁迫天子和大臣迁都到他的势力范围长安建都。期间,洛阳城的地位几经变化,到曹魏时期,洛阳城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重新突显出来,曹操和曹丕父子二人的苦心经营这里,到曹睿时,洛阳城逐渐恢复了往昔的繁华,《三国志·明帝纪》记载曰:“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温公这首《过洛阳故城》中的佳句道尽了洛阳城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作为天下之中的洛阳,早在西周时期,便已经是重要的城邑了。东汉建都洛阳以后,完成了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的重合,一时间洛阳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此后,曹魏、西晋和北魏也相继建都洛阳。

这一时期的洛阳城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汉魏洛阳城”,2015年,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成功入选当年考古十大发现,逐渐让这座都城遗址走到人们的眼前。

一、汉魏故城

洛阳位于伊洛平原之上,地当“天下之中”,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上有最早的“中国”二字的铭文,“中国”在这段铭文中的意思是成周控制的王畿地区,天下的中心。中国历史上有三座洛阳城,分别是周朝洛阳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

周代洛阳城是西周初年营建的成周洛阳,隋唐洛阳城是隋炀帝在汉魏洛阳城故址附近营建的新城,其中,汉魏洛阳城作为成周和隋唐洛阳城的中间形态,在中国都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汉魏洛阳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的都城,最早修建于东汉,东汉修建洛阳城的时候沿用了秦汉时期的故址,该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因此也被称为“六九城”,史学家班固在《东都赋》中如此称赞当时的洛阳城: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是以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

今天的汉魏洛阳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部10公里处,地处洛阳、偃师和孟津的交界处,遗址入口处立了两块石碑,分别写着“汉魏洛阳故城”和“汉魏洛阳故城内城遗址”,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

二、铜驼大街

汉魏洛阳城位于邙山脚下,城南有古洛河缓缓流过,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显示出刘秀选择这里作为都城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东汉末年,都城洛阳被西凉军阀董卓用火焚烧成了废墟,董卓胁迫天子和大臣迁都到他的势力范围长安建都。

期间,洛阳城的地位几经变化,到曹魏时期,洛阳城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重新突显出来,曹操和曹丕父子二人的苦心经营这里,到曹睿时,洛阳城逐渐恢复了往昔的繁华,《三国志·明帝纪》记载曰:“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

汉魏洛阳城遗址的现存格局和遗迹以北魏时期的建筑为主, 北魏在继承曹魏和西晋洛阳城的格局上,扩建了外郭城,形成了皇城、内城和外郭城的三重模式,这种模式被后代的都城所继承。汉魏洛阳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铜驼大街,这条街北接皇宫,南连大市,从阊阖门一直延伸至城南的正门宣阳门。

铜驼大街是汉魏洛阳城的中轴线,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中轴线大街,后来隋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明清北京城的前门大街都是模仿铜驼大街而设计的。北魏时期,铜驼大街东西两侧分布着一些重要官署,比如司徒府、国子学、太庙、太尉府和太社等。

三、太极殿

从阊阖门向北走九百步,便是汉魏洛阳城宫城的正殿——太极殿。太极殿是北魏皇宫的正殿,当时国家的一些重要政治活动都会太极殿进行。曹魏时期已经建造太极殿了,西晋和北魏时期一直延用,“太极殿”这个名称也被后来的明清两朝所沿用。太极殿遗址东西两侧分别是东西太极堂,殿堂后面是皇帝的寝殿乾殿和皇后的主殿昭阳殿。

中国历史早期的都城,大多是出于为皇帝和军队服务的目的而营建的,所谓“筑城以卫君”。都城内一般建造有宫殿、官署、府库和皇家苑囿,平民百姓很少居住在城内,不同于唐宋明清的单一宫城,早期都城城内有多座宫殿,这种宫殿格局被称为“多宫制”,一直到东汉末期,洛阳城内还是有南北二宫。

太极殿的出现改变了都城建造的功能性目的,曹睿营建洛阳宫殿时,采取了以太极殿的主的“单一宫制”,宫城“居中居北”,这种“建中立极”的单一宫制,一直延续到明清的北京城。

四、永宁寺

说到汉魏洛阳城,不能不提永宁寺,永宁寺是孝明帝的母亲灵太后胡氏所立的寺庙。永宁寺在皇宫前阊阖门往南一里的御道西边,东边有太尉府,西边对着永康里,南边挨着昭玄曹,北边靠着御史台。

永宁寺整体为一长方形院落,南北长301米,东西宽212米,周围用夯土围了一圈土墙,土墙的四面各开了一个门。寺院中心建了一座高九层木塔,也就是永宁寺塔,从塔基遗址可以推测这个塔一定非常高,《洛阳伽蓝记》记载称这个塔有九十丈高,塔上还有十丈高的金刹,从离京师百里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当时很多域外僧人也提到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永宁寺塔。

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永宁寺塔被雷火所击焚毁,后来永宁寺也随之荒废了。

汉魏洛阳城的营建,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它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经过周代的经营,秦代的扩建,东汉、曹魏和北魏的修缮和增筑,逐渐呈现为现在汉魏洛阳城的样貌。汉魏洛阳城上承周秦汉三代,下启隋唐,对此后中国都城的营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世界都城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