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秘闻 > 揭秘刘禹锡两首桃花诗隐藏的玄机

揭秘刘禹锡两首桃花诗隐藏的玄机

日期:2019-03-09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中唐时期的这一代人都是多才多艺的。韩愈、柳宗元都既是散文大家、杰出的诗人,又是思想家、教育家。刘禹锡也是如此,不过,他与韩愈、柳宗元又有不同。刘禹锡虽然对思想的争论也很感兴趣,但就气质、能力说,他主要是一个政治家而不是思想家,其一生的兴趣也主要在政治方面。那么,刘禹锡为何两吟桃花诗?透过“桃花诗案”的吟诗结案过程,我们能看到诗人的哪些精神呢?

豁然开朗!刘禹锡两首桃花诗隐藏的玄机(图)
 

一提起刘禹锡,许多人便会想到使其个性大放光彩的“桃花诗案”。透过“桃花诗案”的吟诗结案过程,诗人刚直不阿的品格、对达官显贵的蔑视及其为真理不屈的斗争精神跃然眼前。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他毕生从政,曾经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可以说,刘禹锡生不逢时,他生活在唐代中后期,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刘禹锡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感不满。于是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是遭到失败,仕途进一步陷入坎坷,多次受贬。然而,正是这段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写出了《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据《旧唐书·刘禹锡传》和《新唐书·刘禹锡传》记载,唐永贞元年,时并称“二王刘柳”(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的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王伾和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遭到株连,初被贬为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度被贬为郎州司马。经过十年漫长的远谪生涯之后,诗人终于在宪宗元和十年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京师长安。但是,漫长的远放生涯并未改变诗人的初衷。是年春天,他借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一事,写下了《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即《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花讽喻,以明艳趋时之桃花隐喻充斥朝中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对抱残守缺的守旧派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因此,王湘在给《千家诗·七言·玄都观桃花》作注时指出:“玄都观桃花千树,指在朝之官。刘郎,自喻也。言满朝之人皆吾去后而升迁者。”诗的前两句正面写出长安近郊尘土飞扬、纷繁嘈杂的热闹场面,明写以桃花红艳趋时的盛况,暗里讥讽守旧势力的趋炎附势和结党营私。诗的后两句即由物及人,触景生情,把“桃花”的趋时盛况与自己的遭遇联系到一起,强烈地鸣出了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不平之忿——“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轻蔑之情,跃然纸上。如果说诗的前两句还较为含而不露的话,那么到了这里实在是锋芒毕露了。

豁然开朗!刘禹锡两首桃花诗隐藏的玄机(图)
 

由于此诗无情地讽刺了那班充斥朝中的趋炎附势、抱残守缺的地主阶级守旧派,同事隐隐地批评了朝政。所以一经唱出,立刻就牵动了那班守旧者敏感而虚弱的神经。一时间诋谤蜂起,刘禹锡又因“语涉讥刺”而再度遭到远放,被贬谪为连州刺史。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桃花诗案”,亦即刘禹锡玄都观一赋“桃花诗”。

继这次玄都观吟诗结案,刘禹锡被贬远放之后,刘禹锡又曾先后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等职。宝历二年冬,刘禹锡被从和州召回洛阳客居。在此之间,刘禹锡曾一度消沉,参禅信佛,思想上极为苦闷。

唐文宗太和元年,刘禹锡再次以主客朗中之职被朝廷召回长安。这时距“桃花诗案”发再贬连州又过了长长的十二年。次年三月,刘禹锡再游长安近郊之玄都观。这时,观中桃花已尽,“种桃之蹊,半是苍苔而菜花满径矣”;“种桃道士”——“比先年宰相已去”。诗人旧地重游,感慨无限,随即复又吟出七绝一首,即《再游玄都观》。在《刘禹锡集·再游玄都观·序文》中,他感慨之至地叙述道:“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为郎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太和二年三月。”文中的“再题二十八字”即指《再游玄都观》。在这首诗中,刘禹锡明挽桃花暗讽趋时小人政治上的迅速消亡。这就是其玄都观二赋“桃花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豁然开朗!刘禹锡两首桃花诗隐藏的玄机(图)
 

诗人联系政治上的变化,睹物生情,百感交集涌上心头:百亩之大的玄都观之中,现多半地方已长满了青苔。昔日那些明艳趋时的桃花现在都已死光了,唯有野草、野花遍地丛生,就连种桃之人也去向不明了,遗下的仅是一片荒凉萧条。诗人仍明写物暗以喻人事之变迁,感慨道:当年那些打击王叔文、贬斥“八司马”们的权臣们及党羽现在都到哪里去了呢?“前度刘郎”我不是又回来了吗!诗人坎坷多年而依然故我,豪气逼人、初衷未改。刘禹锡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并流露出几分得意的胜利欢悦。

刘禹锡自永贞元年因革新失败被贬郎州,到元和十年被召回;从玄都观赋诗感兴“桃花诗案”发二贬连州,又到太和二年再游玄都观复为“桃花”叹,其间竟长达二十四年之久,虽也曾一度消沉过。然而,二十四年的漫长岁月,并未磨减刘禹锡坚持真理的锐气,没有改变他为宦之初衷。“前度刘郎今又来”时,其鲠直为人和不懈的斗争精神仍一如当年,丝毫没有减色。其铮铮气骨直让后来者为之啧啧称叹,缅怀不已。今人读其诗,仍能受到强烈的激励,并从中获得深刻的教益。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