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秘闻 > 朱棣为什么要铸造永乐大钟?

朱棣为什么要铸造永乐大钟?

日期:2017-12-0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对于朱棣为何要建造的世界上佛经铭文最多的神奇大铜钟——永乐大钟,清朝乾隆皇帝曾写过一首诗来表达想法,这诗一边谴责朱棣的残暴与歹毒,一边又向人解释说,当初朱棣是为了表达对建文朝臣肆意虐杀的忏悔心理而铸造此钟,以此来超度“靖难”时的死难者,积功行善,减轻自己的罪孽。(乾隆诗:朝谋弗善野战龙,金川门开烈焰红。都城百尺燕飞人,齐黄群榜为奸凶。……瓜蔓连抄何惨毒,龙江左右京观封。谨严难逃南史笔,忏悔讵赖佛氏钟!……欲借撞杆散喷气,安知天道怜孤忠。榆木川边想遗恨,袅氏徒添公案重。)事实真如乾隆说的那样吗?先从朱棣建钟大工程的实施说起。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朱棣为什么要铸造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

永乐十九年夏天,虽然朱棣在迁都之争中取得了成功,但他依然还面临着许多闹心事:与北方的蒙古战争始终没有根本性的胜利,安南又开始有了叛乱,这些是外患。还有内忧,建文帝依然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而自己五十开外的身子骨大不如以前,万一到了阴间该怎么面对老爹朱元璋呢?鉴于这些忧虑,朱棣便通过宗教来进行灵魂超度和为未来祈福,于是就找来最好的工匠师傅,不惜代价,打造天下最神奇的大铜钟,这就是后人所熟悉的北京觉生寺内的永乐大钟。

这钟体高6.75米,总高6.94米,钟口直径为3.3米,内直径2.9米,重量4.65万公斤。这钟运用了很科学的声学知识,具有音色好、传播远的特点;运用了科学的力学知识,安全稳定性极高;上面的铭文书法秀丽饱满,美学上的境界很高;共刻有铭文230184个字,是世界上铭文最多的大钟。

称它为“世界钟王”是有几分道理的。然而,朱棣在迁都北京时为何要铸造这么一尊离奇的大钟呢?真像乾隆爷说的那样是为自己忏悔,为建文朝臣超度?我觉得不是。

永乐大钟上虽刻有数部佛家经典,但以《华严经》为最多,那么朱棣为何会热衷于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呢?原因大约有两个:

第一,《华严经》中“神皇受命”、“君权神授”之说,对篡位者朱棣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剂。中国华严宗的发展在唐朝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篡位者女皇帝武则天十分喜欢《华严经》,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北凉昙无谶所翻译的《大方等无想大云经》,因为该书中有“即以女身,当王国土”的语句,唐代华严宗沙门对此进行演绎,发挥成了“神皇受命”。

“神皇受命”抑或说“君权神授”,连女人篡位当皇帝都是神祗所允许和批准的,难道我朱棣这样的男性篡位者的皇权合法性就不是神祗所授予的?

由此看来朱棣打造这天下第一铜钟,并在上面大面积的写《华严经》,原本就是为了自己篡位所带来的心理恐惧和精神不安来寻找一针安慰剂。

第二,《华严经》中的“随顺法界”思想对朱棣来说可谓如获至宝,为自己的残暴行为寻找开脱的借口。“法界”是指庐舍那佛所教化的整个世界,是对全部世间和出世间、全部凡圣境界的总结。菩萨要修行成佛,必须要深入法界、随顺法界。而《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中提供了修行成佛的典型路径,那就是绝对平等的看待一切,包括诸夜天、大天、地神和文殊、普贤、弥勒等三菩萨,除了三菩萨外,其他善知识都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圣”,而是出于生死轮回中的“凡”,因此成佛之路不在世间外,就在现实世界中。那么在现在世界里怎么修行成佛,那就是随顺善知识的所有教诲,这里的善知识有婆罗门、圣人、比丘等,有仙人、外道,有统治者、富翁,也有穷人、下层人,等等,这些善知识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听从,不应该指责。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妓女出卖肉体被名为“离欲三体”;暴君使用“断手足”、“挑双目”、“剥人皮”、“斩身手”之类的酷刑,被视为“救度众生”、“令其解脱”的慈悲手段。

华严宗的这种肯定一切、调和一切的思想倾向,为朱棣残忍的魔鬼行为找到了开脱的借口,或者说,朱棣在令人打造永乐大钟后,每当人们敲响大钟时,大钟会字字发声,这等于将《华严经》等佛经全部诵读一遍,也就是告诉世人,同时也告诉阴间里的那些被朱棣残害的死难者:我朱棣是为了你们好,为你们解脱了,我们之间谁也不欠谁的,将来都修行成佛。这其实是一种很可笑的逻辑,朱棣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既是要防备自己死后到阴间被欺负,又为自己以及后代子孙的皇权合法性与稳固性送福,而绝无乾隆皇帝所猜测的那样:朱棣对建文朝臣的残酷行为而做出忏悔。

正像乾隆将苏州的浒墅关的“浒”念成“许”一般,他把朱棣心里的经也念歪了。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