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五代十国 > 太监系列:对李唐忠心耿耿的太监版荀彧

太监系列:对李唐忠心耿耿的太监版荀彧

日期:2017-04-06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其后崔胤诛宦官,宦官在外者,悉诏所在杀之。晋王怜承业,不忍杀,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新五代史·张承业传》

译文:

后来崔胤诛杀宦官,出使在外的宦官,全都下令各地杀掉他们。晋王怜惜张承业,不忍心杀他,把他藏到斛律寺。昭宗死了,才放出张承业,又做监军。

三国时期,有个叫荀彧的顶级谋士,他希望辅佐曹操这样一位英雄人物达到重整山河、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的目的。当他看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面目之后,怀着对老刘家的遗憾死去。

五代的时候,有个太监,他希望李克用、李存勖能够恢复李唐天下,为这父子俩忙前跑后,历经唐、后梁、后唐三朝,最终,怀着对前一个老李家的遗憾、对后一个老李家的愤懑,孤单地死去。

这位对李唐王朝忠心耿耿的太监版荀彧,就是张承业。

当年的荀彧是拒绝了袁绍的招揽,自己跑到曹操阵营里的,属于投靠的性质。张承业则是唐昭宗让他到李克用那里,属于公派的性质。

公元895年,皇帝一纸诏书,五十岁的老太监张承业到晋王李克用的军队里当监军,开启了一个太监和一个王爷的友谊。

张承业小时候并不姓张,而是姓康,入宫之后被一个姓张的老老太监收养,所以改姓了张。

大部分监军太监,到了一个地方就弄得鸡飞狗跳,张承业却不是这样。他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该管的坚决管,不该管的绝不发表意见,戎马一生的李克用对这位勤勉而自律的老太监印象很好。

六七年过去了,张承业和李克用的搭档越来越默契。

公元903年,这是一个太监们头皮发麻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无数太监的脑袋落地。

宰相崔胤发出了杀宦令,首都的太监遭遇割草式屠杀,这个命令同时被下发到各大军区。

这个时候,张承业以前积攒的人品发挥了作用,李克用不忍心执行这个来自中央的命令,就暗中把张承业藏到了寺庙里,另外从死牢里找了个囚犯顶替挨刀。

一年之后,风头过去,张承业重出江湖,还是做李克用的监军。

救命之恩啊!张承业更加兢兢业业了。

友谊是双方面的。李克用除了对张承业有活命之恩意外,还有两点特质值得张承业死心塌地。

第一,李克用和灭亡唐朝的朱全忠是死对头,当年差一点被朱全忠暗算丧命。第二,李克用割据河东,高举的正是复兴唐朝的大旗。朱全忠建立后梁,改了年号,但李克用仍然在自己的地盘坚持用唐朝的年号,尽管唐朝已经灭亡了。

估计,这时候的张承业看李克用,就跟当年荀彧最初看曹操是一样一样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在唐朝灭亡的第二年,李克用也死了。

一代枭雄死之前,一定有临终托孤的桥段,李克用也不例外。

当时,所谓托孤臣子一共有四位,弟弟李克宁、义子李存璋、参谋长(参军)吴珙,还有一位就是张承业。李克用指着儿子李存勖对四人说:“我把亚子托付给你们了。”说完就咽气了,李存勖痛哭不止,张承业道:“不使祖宗基业沦亡便是大孝,多哭有什么用。”于是将李存勖扶到大殿,让他袭任河东节度使、晋王。

这一年,张承业已经63岁了。

一个月之后,张承业又辅佐李存勖平定了叔叔李克宁的叛乱,从此尽心尽责,把复兴唐朝的满腔希望寄托在李存勖身上。

李存勖对老爸指定的托孤重臣也很尊重,完全没有因为张承业是太监的缘故而看不起他,虽然两人相差了差不多40岁,但平时都是以“七哥”相称,逢年过节也会登门拜望,关系很是热络。

李存勖开始和后梁在黄河一带展开历时十多年的拉锯式搏杀,这一次张承业没有继续随军担当政委的职务,而是在后方履行起总后勤部部长的职责。

本来地盘就不算很大,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自然是很重要的。当年,荀彧在曹操出兵在外、内有吕布叛乱的不利形势下,智勇双全,为曹操保留了三个城池,为曹操回师平叛保留了根据地,也争取了时间。如今,张承业同样干得很出色。

前方打仗,后方建设,把供给端捯饬得井井有条。同时,张承业还在自己的根据地有效地推进法治建设,史载,“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一切以法绳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

一个老太监有如此威势,堪称李存勖在大后方的定海神针。

《新五代史》经常会有些小故事的描写,情境感很强,这也是《新五代史》在二十四史中,质量可以排进前五的原因。

《张承业传》里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好像还被选进了高中的课本。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